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发现 > 资源推荐 > 新刊推荐
糖尿病逆转 你准备好了吗(2025/10/21)
发布时间:
期刊架位号【6360】

   糖尿病是一类由于人体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其健康。《糖尿病缓解指南》的发布颠覆了“糖尿病需终身用药”的传统观念,现有研究证实:糖尿病早期患者通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尤其是减重≥10%)可显著逆转病理进程,即减重15千克能使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60%,肝脏脂肪沉积减少87%,实现高达86%的缓解率。这标志着糖尿病管理从“血糖控制”正式迈入“病理逆转”的新纪元。  

  1.什么是糖尿病缓解(逆转)?指南发布的意义?  

  《糖尿病缓解指南》首次以国际共识形式确立“糖尿病缓解”的标准化定义,即停药≥3个月且糖化血红蛋白<6.5%。糖尿病缓解也就是俗称的“糖尿病逆转”  

  该指南的革新性体现在防治策略的全局重构:一是将防控关口大幅前移,将糖尿病前期(糖化血红蛋白5.7%~6.4%)纳入干预范畴,早期干预成功率可达80%,有效阻断疾病进展;二是构建“六大支柱”整合干预体系,以营养干预、运动处方、睡眠管理为基石,结合精神压力调控、社会支持与避免风险物质,形成多维度逆转路径。临床数据显示,严格执行此方案的患者5年并发症风险降低53%,医疗支出下降46%。同时该指南将推动医疗资源从“被动治疗”向“主动健康”转移。  

  2.糖尿病逆转“六大支柱”  

  (1)营养干预  

  ◎制订预防营养计划。对于糖尿病前期和妊娠糖尿病患者,临床医生或专业保健人员应通过SMART目标(指符合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和时限性这五个标准的目标)制订营养计划,该计划以调理饮食结构的建议为基础,强调热量摄入、营养需求以及全食物、以植物为主的饮食计划的重要性。(强烈推荐)  

  ◎开具治疗营养处方。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医生或专业保健人员应通过SMART目标制订营养计划,以帮助其缓解或改善2型糖尿病症状。该计划与个人的预期结果、文化背景一致,并以优化膳食结构的指南为框架,具有促进适当的能量摄入、满足人体营养需求以及全食物、以植物为主的饮食计划等好处。(强烈推荐)  

  ◎全食物、以植物为主的饮食计划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策略,用于预防或治疗慢性病,且“强化治疗”有助于逆转慢性病。  

  ◎建议:选择富含膳食纤维、抗氧化剂和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包含摄入多种尽量少加工的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和种子。  

  专家解读  

  在糖尿病缓解六大支柱综合干预体系中,《糖尿病缓解指南》将营养干预摆在首位。在糖尿病缓解的营养干预中,“全食物、以植物为主”的饮食模式已被证实为逆转代谢紊乱的核心引擎——它通过三重机制重构生理稳态:精准的热量限制(通常为个体基础代谢需求的60%~80%)首要击破脂肪异位沉积,当减重达到10%时,肝脏脂肪可减少87%,沉睡的β细胞功能被唤醒60%。临床实践中一位体质指数(BMI)为32(肥胖)的患者通过1600千卡/日的植物性食物方案,6个月减掉22千克体重,胰岛素用量锐减80%;营养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则赋予食物治疗属性,要求70%热量来自全植物食材(豆类、全谷物、非淀粉类蔬菜形成铁三角),其富含的膳食纤维如同天然血糖缓冲剂,将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延缓40%,而植物特有的活性物质(如苦瓜皂苷、秋葵黏液)更在分子层面修复胰岛素信号网络;饮食行为的时空控制能让干预效果更好,限时进食(如8小时进食窗口)通过调节身体的昼夜节律,提升脂肪的燃烧效率,而“碳水后置”策略(运动后30分钟摄入主要碳水化合物)更利于控制血糖。  

  制订此类营养处方需遵循四步精密流程:始于Mifflin-St Jeor公式(基础代谢率公式)计算基础代谢(例如160厘米/65千克/50岁女性:10×65+6.25×160-5×50-161=1214千卡),叠加活动系数后削减500~750千卡形成能量缺口;继而按黄金比例分配饮食营养素——非淀粉类蔬菜占据餐盘50%(每日≥500克),全谷物与杂豆提供25%热量(如藜麦、黑米),植物蛋白优选大豆制品(每日1.2克/千克体重),辅以坚果、种子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占10%);再嵌入时间生物节律,晨起空腹运动配合午间碳水化合物高峰摄入,傍晚则以高纤维低升糖指数(GI)食物收尾;最终依据个体差异精细调校,如肾病患者控制钾、磷摄入时,可以豆腐替代菠菜;胃肠功能较弱者选用发酵豆制品提升耐受性。糖尿病缓解临床试验的震撼数据为此提供证明:采用850千卡/日强化方案的患者1年缓解率可高达46%,其成功关键在于将饮食从生活支持提升为精准治疗。当每一餐盘成为代谢修复的手术台时,糖尿病缓解便可能从理论蜕变为可复制的临床现实。  

  (2)运动处方  

  ◎临床医生或专业保健人员帮助糖尿病高风险患者落实SMART目标规定的体育活动,以减少久坐时间。(强烈推荐)  

  ◎规律和持续的体育活动可以抵消久坐行为的负面影响。包括一般身体活动和有目的的锻炼。  

  ◎建议:每周规律进行一般体育活动和有目的锻炼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整体健康。  

  专家解读  

  运动在糖尿病缓解中扮演着“代谢重启引擎”的角色——当肌肉纤维在收缩中消耗血糖,其效能远超药物干预:一次3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可使肌肉葡萄糖消耗量飙升至静息状态的20倍,相当于静脉注射10单位胰岛素的效果,而这仅仅是即时效益的很小一部分。相关研究表明,规律运动可持续促进肌肉毛细血管的新生,令微血管密度增加40%,极大扩展了血糖储存仓库;而抗阻训练更将肌肉葡萄糖存储能力永久性提升30%。制订糖尿病缓解运动处方需精密计算“频率-强度-时间-类型”四维参数:有氧运动首推快走、游泳等低关节冲击项目,强度需达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80%,每周至少150分钟,可分次完成(如5天×30分钟);抗阻训练则聚焦多肌群复合动作(深蹲、平板支撑、坐姿划船),每周2次训练即可显著提升肌肉质量。研究证实每增加10%骨骼肌含量,胰岛素敏感性上升11%;碎片化运动作为解决久坐问题的好办法,要求每30分钟进行3分钟中强度活动(如靠墙静蹲、高抬腿),这种“运动零食”可使餐后血糖峰值降低20%。特殊人群需定制方案:关节退变者用水中运动替代跑跳,将膝关节压力减轻80%;冠心病患者采用间歇训练(运动2分钟/休息1分钟),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提升心肺功能;更需把握“黄金代谢窗口”即晨起空腹运动优先动员脂肪供能,而餐后90分钟运动则精准狙击血糖高峰。糖尿病缓解临床试验的5年随访显示,单独饮食干预组缓解维持率仅为23%,而运动-营养协同组则高达68%,印证了运动是维持代谢健康的重要基础。  

  (3)睡眠管理  

  ◎临床医生或专业保健人员应询问糖尿病高风险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长和睡眠模式,确定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轮班工作睡眠障碍、慢性失眠、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等)。(强烈推荐)  

  ◎睡眠不足会导致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社交能力下降、情绪低落、日间能量消耗减少、饥饿感增加、饱腹感减少。  

  ◎建议:研究显示每晚7~9小时的睡眠,与最佳健康相关,睡眠不足6小时或超过9小时将导致死亡风险增加。  

  专家解读  

  睡眠在糖尿病缓解中的作用被严重低估,其实,睡眠不仅是人体开启的休息程序,而且是一场精密的代谢修复仪式。一个适宜的睡眠环境能够提高睡眠质量,增加深度睡眠时间,使身体更好地进入休息状态,为身体机能的恢复和血糖的稳定创造有力的外部条件。既往的临床案例显示,对于某些糖尿病患者,尽管严格执行饮食及运动方案,糖化血红蛋白却顽固高于7.0%,多导睡眠监测暴露了真相——深睡眠占比仅12%(正常需>25%),夜间血氧饱和度骤降至85%为30余次,这种碎片化睡眠引发皮质醇水平飙升45%,如同隐形的手持续推高肝糖输出,导致血糖升高;而当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将睡眠延长至7.5小时,深睡眠提升至28%后,空腹血糖下降了约2毫摩/升。这种变化的深层机制在于:深度睡眠的慢波阶段是生长激素脉冲式分泌的黄金窗口,它能使清晨胰岛素敏感性提升30%;反之,当睡眠被剥夺时,炎症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和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在72小时内暴涨40%,直接堵塞胰岛素信号通路,更可怕的是瘦素抵抗与饥饿素亢进的双重作用:研究显示连续5天睡眠<6小时的人,每日会多摄入385千卡高糖食物,相当于每年净增15千克脂肪。改善睡眠需构建“环境-节律-病理”三维干预网:环境改造首推“洞穴法则”——使用遮光率≥99%的窗帘遮挡卧室光线,室温精准维持在18~22℃(此区间核心体温降幅最利于入眠),必要时用白噪声掩蔽突发声响;要重建节律则必须严格规律作息,固定就寝/起床时间误差不超过15分钟。午后2点后应切断所有咖啡因摄入(因人体清除咖啡因需8小时)。  

  (4)远离烟酒  

  ◎临床医生或专业保健人员应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烟草、酒精和其他成瘾药物情况,并明确这些物质对糖尿病管理的危害。(强烈推荐)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慢性疾病并导致死亡的风险。治疗可能需要时间和各种方法,并且需要耐心和医疗支持以停止使用烟、酒或成瘾性药物。  

  ◎建议:禁烟、限酒,禁用成瘾性药物。  

  专家解读  

  烟草与酒精对糖尿病患者是双重伤害。当尼古丁穿透肺泡进入循环,仅需10分钟即可使胰岛素分泌骤降40%;更致命的是,它让交感神经变得异常兴奋,促使儿茶酚胺在8小时内持续飙升,如同给肝脏注射“产糖兴奋剂”,令空腹血糖值上升3.1毫摩/升。这种效应在每日吸烟>20支的患者身上表现为残酷数据:胰岛素敏感性永久性损伤28%,相当于提前透支10年病程进展。而酒精的毒性则呈现双相攻击:急性期,50克乙醇(约100克白酒)就会诱发夜间致命性低血糖;慢性期,乙醇代谢物乙醛会损伤胰腺。研究显示,酗酒者胰岛萎缩程度超非饮酒者3倍。此外,研究显示,酗酒者每日额外摄入热量达632千卡,相当于每年囤积23千克脂肪。  

  (5)缓解精神压力  

  ◎在糖尿病高风险成人患者中,临床医生或专业保健人员应能识别严重精神疾病(如严重情绪或情感障碍、焦虑症或精神病性障碍)的人。  

  ◎对于遭受精神压力或焦虑症状的患者,建议实施基于正念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干预措施,以改善糖尿病临床结果。  

  专家解读  

  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因长期患病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升高血糖。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观念,学习应对压力的技巧,从而缓解心理压力,稳定情绪状态,对血糖控制产生积极影响。  

  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运用这些技能,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况时,及时进行放松训练,使身体从应激状态转变为松弛状态,降低应激激素水平,避免血糖因情绪波动而出现异常升高。  

  (6)社会支持  

  ◎同伴/家庭支持和社会联系。临床医生或专业保健人员应了解糖尿病高风险患者有关与同龄人、家庭成员或其他专业人士的联系情况,以增加患者获得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实现SMART目标和优化血糖管理的重要性。(强烈推荐)  

  ◎积极的社会联系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心理和情感健康。  

  ◎建议:良好的社交关系可以帮助强化健康行为。  

  专家解读  

  社会支持指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感到被看见、被听见和被重视,并从中获得滋养和力量。积极的社会关系和网络可以强化健康行为,影响个体的生理、心理和情感健康。  

  此外,关于糖尿病是否可以逆转,目前医学界尚存在一定的争议。一些研究显示,在特定的条件下,如早期发现、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糖尿病患者有可能实现病情的缓解或部分逆转。  

  《糖尿病缓解指南》涵盖了糖尿病管理的多个关键领域,尤其是生活方式干预的“六大支柱”,为糖尿病缓解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建议,对未来糖尿病的治疗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也让更多糖尿病患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增添了战胜糖尿病的信心。赶快行动起来吧,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糖尿病逆转不是梦!  

6月9日,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样本股调整正式生效,比亚迪股份以  8% 的权重纳入恒生科技指数,中国版  “科技七巨头” 成形。科技七巨头  (Magnificent 7)原指苹果、谷歌、亚  马逊、微软、Meta、特斯拉、英伟达  七家,代表美国科技股核心资产。而随  着比亚迪加入,小米、联想、比亚迪、  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已  然形成类比科技七巨头的中国科技  核心资产。中国版 “科技七巨头”  在恒生科技指数中的合计权重接近一半  (48.3%),反映中国核心科技资产 “新  旧交替” 中,AI(人工智能)和 “AI+”  (自动驾驶)正冲上潮头。值得注意的  是,在整个恒生科技指数中,AI 成分  占 90%,涵盖了 AI 产业链上中下游,  而包括比亚迪、蔚来、小米在内的 “AI+  汽车” 则超过 25%。人们一直以来有个  疑问:AI 叫好不叫座,到底会在哪个  垂直领域率先落地并开花结果。现在看  来,形势开始明朗,那就是自动  驾驶。  恒生科技指数由在香港上市的 30 家  最大的科技公司组成,这些企业作为各  领域领军企业,反映了中国科技产业的  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反映了政策所带来的势。中国  在全球范围首倡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  科技创新与产业体系现代化,为此,鼓  励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恒生  科技指数成分股企业享受到国家科技  发展的政策红利,这是潮流背后来自大  势的动力。第二,反映了科技突破的  势。恒生科技指数在中国科技领域不断  取得突破中成长,反映了中国科技正在  美国脱钩抑制中有力崛起,象征着国家  科技发展的运势。第三,反映了市场投  资之势。随着政策利好与科技突破,全  球资金对港股中的科技股的信心在提  升,美国技术封锁无法令全球投资回到  封闭。第四,反映了行业应用之势。恒  生科技指数成分股许多处于人工智能主  要应用领域,中国版 “科技七巨头” 借  势中国大规模、大范围市场的特征开始  显示,找到了自己的比较优势所在。  当然,也要看到,美国版七巨头与中  国版七巨头,在市值上还有量级上的差  距(如图 1 所示)。排在美国七巨头排  名最后的微软的市值,比中国版七巨头  除腾讯之外六家的总和还多;而市值排  名第一的腾讯,比美国排名最后的微软  还差了许多。需要作出更多努力,才能  缩小这种差距。  第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势,不能减  弱,只能增强。英雄不问出处,要给能者  以充分施展能力的空间,激励他们闯寨投  旗,勇立潮头。第二,应为类似 DeepSeek  的基础性突破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保护,像  培育杭州六小龙那样,让藏着的龙、卧着  的虎有龙腾虎跃的充分空间。第三,应将  科技创新与市场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将  “AI+” 推广到更多的垂直领域,形成世  界级的产业生态。利用行业应用上的优  势,拓宽发展的路。
  (保健与生活2025年17期[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