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发现 > 资源推荐 > 新刊推荐
嫦娥五号最年轻的指挥员是“月亮的女儿”(2021/03/31)
发布时间:
  
  期刊架位号[7117]    

文:小 玲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许,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举世瞩目​‍‌‍​‍‌‍‌‍​‍​‍‌‍​‍‌‍​‍​‍‌‍​‍‌​‍​‍​‍‌‍​‍​‍​‍‌‍‌‍‌‍‌‍​‍‌‍​‍​​‍​‍​‍​‍​‍​‍​‍‌‍​‍‌‍​‍‌‍‌‍‌‍​。 

  令人惊讶的是,此次发射最关键的连接器系统指挥员,竟是年仅24岁的女孩周承钰! 她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第一位女指挥员,也是我国航天最年轻的女指挥员,让人看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人民日报》发文称赞她《“大姐”不大,本事不小》​‍‌‍​‍‌‍‌‍​‍​‍‌‍​‍‌‍​‍​‍‌‍​‍‌​‍​‍​‍‌‍​‍​‍​‍‌‍‌‍‌‍‌‍​‍‌‍​‍​​‍​‍​‍​‍​‍​‍​‍‌‍​‍‌‍​‍‌‍‌‍‌‍​。 

  “月亮的女儿”,从小有个航天梦 

  周承钰1996年出生在贵阳市花溪区一个普通的土家族家庭:“我是跟着外婆长大的。 在我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告诉我,我们土家族女孩都是月亮的女儿,月亮妈妈每隔半个月就会回来看我们一次,所以我们不仅要爱美,更要有一颗月亮般明亮的心。  

  周承钰说,她不止一次地盯着窗外的月亮畅想:要是有一天能到月亮上去看看该多好啊! 妈妈告诉她,到月亮上去看看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很多中国人都有这样一个愿望,但要想飞上月亮,必须用科学知识作为翅膀。 

  从那时起,周承钰就有了个梦想: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飞到月亮上去看看! 

  周承钰的初高中都是在花溪清华中学读的,这所中学创办于抗战时期,有爱国的传统。 周承钰的初中班主任江莉老师说:“这孩子读书特别刻苦。 记得刚学地理时,她一时没能把地球的南北回归线搞清楚,放学后仍缠着老师问。 老师让她找来一只篮球,以教室灯光为中心演示。 结果她一不小心从课桌上摔了下来,头上鼓了个大包,胳膊上摔破了皮,流了不少血。  

  周承钰的高中班主任赵雯老师回忆说:“周承钰性格上有点倔,遇到学习上的难题不搞明白甚至不愿意吃饭睡觉。 而且她十分喜欢参加学校的很多拓展活动,上体育课也不愿意服输,而且那时候她就有一个‘科研梦’。 高中三年,她也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成绩不错。  

  高考结束后,根据周承钰的分数和相关情况,她本可以填报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名校,但当得知地处湖南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有飞行器系统与工程专业时,她觉得这个专业离自己的梦想最近,便毅然填报。 

  “读大学时,她曾在给我的微信中表示:‘我是在为梦想而学习,一定会更加努力的,请老师放心! ’”赵雯老师说。 

  “大姐”不大,能文能武“女汉子” 

  2018年,周承钰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时,恰遇到一个可以进入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工作的机会。 她毅然放弃读研,坚决要求去文昌:“考研以后有的是机会,在职读也行,但去文昌的机会却并不多。 文昌虽然比较偏远,却是离我小时的梦想最近的地方,这与性别无关,所以我一定要去!  

  然而,去到文昌后周承钰才发现,自己的梦想太浪漫,与现实差距太大,站在广阔而空旷的发射场上,她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而且从事航天事业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强壮的体魄和处惊不乱的定力:“我身高只有158厘米,在我们单位80人的队伍里,无论年龄和个头,我都是最小的几个人之一,何况我还是女性。  

  为了改变别人眼里“弱不禁风”的刻板印象,周承钰坚持每天比别人提前一个小时起床,等起床号吹响,别人刚准备早操时,她已经跑完了10公里! 汗水从来都是不会白流的,在一次5公里越野测试中,周承钰以极强的耐力和速度超过了本单位半数以上的男同志,大家这才开始对她刮目相看,有人还开玩笑地称她为“大姐”和“女汉子”。 

  到文昌的两年半内,周承钰一共参加了5次测发任务,由于任务需要,加上单位也想培养她,所以她在每次任务中的定岗都不一样:一级连接器配气台、二级连接器配气台、后端工作站、动力箭上……每一次换岗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不同岗位对人员的知识能力要求差别巨大,对一个测发经验并不算太多的小女生而言这些工作充满了挑战。 可是,每次换岗,周承钰都能用自己的聪明和努力尽快适应下来,并圆满完成组织交代的各项任务。 

  2020年夏,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始测试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任务。 周承钰知道,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也遇不到一次,所以她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刚开始,周承钰被定岗在位于脐带塔15层的二级连接器配气台,而通往15层的路,是倾角接近90度的180多级钢铁台阶,很多地方根本无法直立行走,必须手脚并用才能爬得上去,堪比天梯。 正常人就是单单跑这么一趟都得冒一身汗,可周承钰平均每天要爬四个来回,多的时候要爬七八个来回。 

  而15层的工作环境,更是让所有人都胆战——一个不足8平方米的小小测试间里,设置了两个配气台、4个转接盒以及上百根电缆和供气管路,只能容纳3个人工作,连坐的地方都没有,而且充满了高压气体流动的嘈杂声。 更要命的是这里没有空调,人只要在这里待十几分钟,衣服就会被汗湿透。 

  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周承钰连续干了60天,从来没有抱怨过一次,更没有迟到过一次,成功地把二级连接器配气台这个“边远”岗位打造成了“党员先锋岗”,并顺利完成了长征五号火箭的复飞之战。 此战之后,周承钰“能啃硬骨头”的名声更加响亮了,有人干脆开始称她为“大姐大”。 

  因为周承钰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突出,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她担任“国字号”的嫦娥五号发射的连接器系统指挥员。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高兴得一下子跳了起来,因为我真的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啦!  

  周承钰高兴得在晚上一直看着天上那轮皎洁的月亮,怎么也睡不着,干脆爬起来对着月亮跟妈妈视频聊天…… 

  然而,换岗不容易,做指挥员更难,而成为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最年轻女指挥员,难上加难。 

  周承钰担任指挥员的连接器系统,是发射场两大系统——动力系统和加注系统的纽带和“命门”,作用非常关键,任何一点小问题都可能造成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经济损失,政治上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所以容不得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连接器系统具有工作原理复杂、设备分布广、协调接口多等特点,而且为了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上级要求我国发射卫星尽量使用国产设备,因为我国大型低温连接器正在技术积累阶段,发生各种问题在所难免,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地雷”。 作为连接器系统的指挥员,周承钰要承受多大压力,可想而知。 

  妈妈担心女儿受不了这样的重压,告诉她在做好各种准备的同时,还要注意搞好团队合作。 周承钰说:“妈妈您就放心吧。 我们的团队平时是独立的个体,战时就是一个人,我们一定能圆满地完成任务!  

  一飞冲天,托梦嫦娥去探月 

  “我这人其实毛病挺多的,喜欢追影视剧、玩手机、睡懒觉、吃零食、逛街买买买……90后年轻人的小爱好,在我的身上可能一样都不少。 ”但在工作上,周承钰却表现得异常坚韧,执行力强,敢于大胆尝试,勇于突破自我,完全看不出是一个爱玩的小女生,颠覆了老航天人对年轻人的看法。 

  周承钰的“师父”张维星,在2020年上半年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中,是连接器系统的指挥员。 周承钰虚心向张维星请教,张维星更是小到一个阀门的原理,大到整个连接器系统的工作流程,都耐心向周承钰口传身授。 

  连接器系统内共有30多个操作手,每个操作手都负责一个特别重要的岗位,大家必须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才可能取得胜利。 周承钰这个指挥员是这个团队里唯一的女性,每次在测试过程中听到她用熟练的口令调度,30多个男战友按照指令开展各项工作,都让人有一种航天花木兰的即视感。 

  本次任务开始时的液氮调试阶段,周承钰每天在发射塔上下奔走,协调各种工作,下班后累得随便看到一块平地就想躺下休息,连饭都不想吃了。 仅仅几天下来,她的脚也肿了,嗓子也哑了,人也瘦了。 但只要休息一宿,她又能精神抖擞地继续带着一帮大老爷们在塔上做测试。 在周承钰的高效组织指挥下,连接器系统适应了本次任务以来的多次计划调整,圆满完成了各项测试任务。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时,因为周承钰负责的连接器系统完全是用她的心血和汗水连接起来的,那30多个操作手就是她的神经末梢,她特别熟悉和有把握,所以当总指挥要求各系统报告情况时,她一字一顿地报告说:“连接器系统准备完毕,等候指令! ”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和地动山摇,长征五号载着嫦娥五号腾空而起。 

  发射成功了! 

  嫦娥五号发射成功3小时后,连接器完美脱落,标志着周承钰和她的团队圆满地完成任务。 但直到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在月球上打开了五星红旗,她才含着热泪给妈妈打电话说:“妈妈,我和所有中国人的梦想都实现了! 您看到了吗? 我们的五星红旗在月球上打开了!  

  责任编辑:马伟强 125843608@qq.com 

 (《家庭》 2021/05 期刊架位号[7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