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发现 > 资源推荐 > 新刊推荐
自虐式家暴:无法掌控的完美婚姻(2020/12/14)
发布时间:
  期刊架位号[7117]

     

  

  文:邓宝君 

  “我老公疯了,割自己的肉,好多血,我很怕,怎么办? ”2020年2月,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梁曼文无助地拨通了律师的电话……因为家暴,曾经温柔体贴的丈夫成了丧失心智的恶魔,曾经美丽优雅的妻子被折磨得憔悴不堪​‍‌‍​‍‌‍‌‍​‍​‍‌‍​‍‌‍​‍​‍‌‍​‍‌​‍​‍​‍‌‍​‍​‍​‍‌‍‌‍‌‍‌‍​‍‌‍​‍​​‍​‍​‍​‍​‍​‍​‍‌‍​‍‌‍​‍‌‍‌‍‌‍​。 

  7年前拍的婚纱照还挂在墙上,但梁曼文和鲁思远的婚姻只剩下暴力与血腥​‍‌‍​‍‌‍‌‍​‍​‍‌‍​‍‌‍​‍​‍‌‍​‍‌​‍​‍​‍‌‍​‍​‍​‍‌‍‌‍‌‍‌‍​‍‌‍​‍​​‍​‍​‍​‍​‍​‍​‍‌‍​‍‌‍​‍‌‍‌‍‌‍​。 

  古筝师被侦察成瘾的丈夫控制 

  梁曼文第一次见到鲁思远,是在家族长辈安排的相亲场合​‍‌‍​‍‌‍‌‍​‍​‍‌‍​‍‌‍​‍​‍‌‍​‍‌​‍​‍​‍‌‍​‍​‍​‍‌‍‌‍‌‍‌‍​‍‌‍​‍​​‍​‍​‍​‍​‍​‍​‍‌‍​‍‌‍​‍‌‍‌‍‌‍​。 梁曼文高贵端庄的气质,深深吸引了鲁思远。 “曼文是古筝演奏师,精通各种乐器,脾气也好。 ”听到长辈这么介绍自己,梁曼文害羞地低下了头。 

  两户人家在广东当地都有一定身份地位,梁曼文和鲁思远的婚姻可谓门当户对,被众人祝福。 新婚蜜月,鲁思远对梁曼文体贴有加,夫妻感情很好。 婚后,梁曼文继续自己的音乐事业,每天被演出、教学安排得满满当当。 鲁思远没固定工作,有时会和几个哥们做些投资,从不愁没钱花。 

  作为公众人物,梁曼文少不了有“粉丝”追捧。 时间一长,这令鲁思远很不爽,尤其是那些男“粉丝”还时常送花给梁曼文,他看着就别扭,起初只是冷嘲热讽几句,后来干脆破口大骂:“你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是给那些男人看吗? 你现在是我老婆,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  

  梁曼文耐心解释,自己只是简单烫染一下头发,过几天要参加一个很重要的演出,一同演出的姐妹都说这个发色还不够出彩,太素了呢。 鲁思远用鼻子哼了两声:“别跟我说这些,我不想听任何辩解。 ”说完,他叼着烟转身下了楼。 不一会儿,梁曼文听到楼下传来熟悉的跑车轰鸣声…… 

  鲁思远的疑心病越来越重,只要梁曼文一回家,他就会偷着翻看她的手机微信、短信和通话记录,一旦发现梁曼文和异性联系过,就想方设法“套话”。 有一次,梁曼文和一名钢琴师的助手沟通演出时间,鲁思远看到对方微信头像是一名清秀的小伙子,并且和妻子有10多条语音对话,虽然内容都是工作上的事,但他觉得可疑。 于是,他直接用梁曼文的微信给对方发了两条文字信息:“你觉得我怎么样? ”“我们一起吃个饭吧。 ”对方收到这些没头没脑的信息,没作任何回应。 

  见“试探”失败,鲁思远删了这些微信。 一个多星期后,他又发现梁曼文和另一名异性有联系,是在商量去外地演出的事。 鲁思远故技重施:“你是不是对我有意思? ”“我感觉你暗恋我很久了。 ”突然,对方发来微信视频通话要求。 听到手机提示音,梁曼文急忙从阳台跑进来,接通后一脸迷惑:“什么微信? 我不知道呀,我在阳台晾衣服呢。 ”一旁的鲁思远有些心虚,梁曼文用眼角余光瞟了他一眼,心里有了数,赶紧向对方道歉。 

  “难怪我最近总感觉不对劲,有些人本来合作得好好的,无缘无故没了下文,还有人旁敲侧击地问我微信是不是被盗了,看来这一切都是你捣的鬼。 ”梁曼文看着鲁思远来不及删的微信记录,又气又恼地说。 被妻子揭穿后,鲁思远恼羞成怒,这个从小就在“大院”里娇生惯养,成人后又称王称霸的男人,二话没说,就把梁曼文打了一顿。 

  家暴之门一旦打开,就不可能再关闭。 鲁思远成了“侦察兵”,以调查梁曼文和异性联系的蛛丝马迹为乐。 一旦发现“可疑”迹象,他就对梁曼文暴力相向。 有一次,他看到梁曼文和一个陌生号码通话10多分钟,反拨过去,对方却已关机。 鲁思远质问梁曼文,梁曼文正在烧水,没理他。 他的怒火又被点燃,把滚烫的开水泼向梁曼文。 幸亏梁曼文躲避及时,逃过一劫。 

  鲁思远最常用的暴力方式是抓住梁曼文长长的头发,扯着她的头往墙上撞。 梁曼文的脑门经常青一块紫一块,只能借助遮瑕膏和刘海遮挡。 有一回,几个闺蜜来梁曼文家里聚会,发现她脸上的伤痕,梁曼文尴尬地掩饰:“睡眠不好,走路撞到门上了。 ”有闺蜜开玩笑:“要不是我们知道你有个那么爱你的好老公,还以为你遭家暴了呢。  

  在亲朋好友面前,鲁思远一直维护“好丈夫”人设,时不时拉着梁曼文秀恩爱:“我老婆漂亮、能干,有才华,我很感恩,这辈子能遇到她。  

  抓准施暴者的“忏悔心理”调解 

  梁曼文闺蜜的话,给鲁思远提了个醒,他决定改变一下“教训”梁曼文的方式,以防家暴的事被他人察觉。 于是,他在家里囤了大量报纸,每次改用报纸抽打妻子的腋下、肋骨和膝盖等部位,给她留下一片红红的伤痕,火辣辣地疼。 “你去告呀,这种伤鉴定不出来的,你没证据,就拿我没办法。 ”鲁思远对自己的“杰作”十分得意。 

  “妈,救救我,我迟早会被打死的。 ”无奈之下,梁曼文痛哭流涕地向妈妈求助。 梁曼文的母亲王梅决定搬过来和女儿一起住:“有我在,他不敢动手。 ”但王梅想错了。 有一次,她擦桌子时碰倒了茶杯,鲁思远瞬间暴跳如雷:“这点小事也做不好,你严重干扰了我的生活! ”紧接着,他一下子掐住丈母娘的脖子,把她推到墙上,足足骂了10多分钟。 王梅气得当场晕过去,鲁思远打电话给梁曼文,语气极为冷漠地通知她:“你妈晕倒了。 ”梁曼文闻讯后匆匆赶回来,把妈妈送到医院​‍‌‍​‍‌‍‌‍​‍​‍‌‍​‍‌‍​‍​‍‌‍​‍‌​‍​‍​‍‌‍​‍​‍​‍‌‍‌‍‌‍‌‍​‍‌‍​‍​​‍​‍​‍​‍​‍​‍​‍‌‍​‍‌‍​‍‌‍‌‍‌‍​。 出院后,王梅有了心理阴影,对鲁思远避而远之。 

  在家暴阴霾的笼罩下,梁曼文变得神情恍惚,不敢和异性接触,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她多次和鲁思远沟通:“你不要这样对我,我们好聚好散,放过我吧。 ”同时,梁曼文开始接触律师,寻找解脱办法。 

  见妻子要离开自己,鲁思远有些恐惧,但他并没因此悔悟,反而变本加厉,暴力升级,开始采用自虐的方式威胁妻子。 

  2020年2月的一个深夜,鲁思远再次因为生活琐事对梁曼文动粗,梁曼文收拾行李,执意要离开。 鲁思远很绝望,突然拿起一把刀,对准自己的大腿一刀戳下去,血瞬间喷了出来。 “求求你别这样! ”梁曼文哭喊着,情绪崩溃。 “你说一句,我割一刀,看你还敢不敢走! ”鲁思远面目狰狞,又往自己大腿割了一刀,深可见骨。 

  满屋子血腥味令家暴的恐怖指数飙升。 鲁思远失控地往大腿割了四刀,趴在地上,疼得表情扭曲……梁曼文转身冲进书房,快速拨通律师电话求助,律师建议她立即离开现场,首先保证自己安全,然后通知男方家人,并拍照片发给他们,作为证据。 

  在之后的3次面对面调解中,鲁思远仍情绪激动:“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你们怎么能拆散别人家庭! ”律师帮他梳理思路:“你不想撕破面子,就和平分手,如果闹到法院,按照流程一走,最后还是分手,但你们两家人的面子可就保不住了。 ”鲁思远平静下来,分析其中利弊,觉得律师的话不无道理。 

  历经3个月的调解,梁曼文终于摆脱了这段可怕的婚姻。 两人唯一的共同财产是一套房子,约定共同对外出售后平分房款。 

  广州市和合家事中心理事、广东省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秘书长刁兴律师点评: 

  家暴的表现形式不一,一般以肢体暴力、谩骂为主。 本案中鲁思远采取的是自虐方式,这种现象不多,发生后往往比较血腥残暴。 自虐行为算不算一种施暴方式? 很多人都提出这样的疑问。 家暴的目的是控制对方,让对方产生恐惧,从而屈服。 自虐就能达到这种效果,所以属于家暴的一种。 

  受害者长期被暴力控制,丧失决断力,一会儿想离婚一会儿又不想离,甚至还有“圣母心态”,认为自己应该给施暴者一次机会,让他慢慢变好。 这类受害者心理产生严重问题,无论是帮他们做精神疏导,还是用法律维权,他们都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外界很难有效帮助他们。 鲁思远和梁曼文之所以能顺利调解离婚,从案件的处理方式来讲,并不是简单的法律手段的运用,而是结合了双方的情感和心理特征,施暴者一般有“情绪循环期”,分为紧张期、冲动期、忏悔期、反思期等,律师抓住“忏悔心理”进行调解,有利于引起对方反思的欲望,通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苏贵田点评:

  施行家暴的男人有人格障碍。 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因人格障碍而产生家暴倾向的男人占总比的1/4以上,其中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冲动型人格障碍居多。 冲动型人格障碍则经常会因为生活的一些琐碎小事而大发雷霆,进而发展成家暴行为。 鲁思远明显属于冲动型人格障碍,这种冲动演变升级泛化,施虐对象从梁曼文到她的母亲,再到本人。 

  鲁思远有一种强烈的控制欲,由于不自信产生的一种个体无安全感。 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梁曼文身上,来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事态没有按照鲁思远的欲望发展,他就会通过暴力来解决,甚至通过下意识的自残卖惨表现自己的挽留婚姻的决心或者爱,激发女性同情心,达到挽救婚姻的目的。 梁曼文选择远离他,防止形成受虐者心态,防止陷入恶性循环,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类似鲁思远这样男人,应当早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根本的办法。 

  责任编辑:邓宝君 xlfaszf@21cn.com 

  (摘自《家庭》 2020/23)   期刊架位号[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