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书林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我们这个民族能不能很好地用好文化、把阅读作为我们这个多民族大家庭的一个自觉行动,有很重要的关系。或者说,中华民族要实现这一次伟大复兴,要圆好“中国梦”,光靠文化是不行的,但是没有文化不读书是万万不行的。
首先来说,我们这一次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历史上的若干次复兴有一个巨大的不同。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复兴,我们有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但是大家知 道,那个时候中国远远领先于世界,你在那个时候复兴了,就站到世界第一位了。这一次复兴不同,我们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来看我们复兴的,“中国梦”应当放到世 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放到中华民族致力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大环境下考察。如果没有这个视野的话,这个复兴我认为是不存在,人家也会不承认的。
我 们看看欧洲,他们在文艺复兴后开始繁荣,英语文化成为世界强势性文化,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而且是经济,政治、经济、科技每一个领域都走到了世界顶 峰。尽管现在英国在衰落,但我不这么看,英国由工业革命带来的文明优势,不是我们在三、五十年能超越的。比如他们用的教科书。
再如文学,莎士比亚、狄更斯,到现在《哈利·波特》,出一本就引领引领世界一本。伦敦奥运会的闭幕式上,最后出来的是一个演员扮演的丘 吉尔念莎士比亚最后的闭幕剧《暴风雨》,把意识形态,把英国人的文化内涵,统统放在一起,不经意地展示给全世界。我当时在那儿看的时候,正好跟一个老先生 讨论,哪一天我们再办奥运会、办大型的社会活动时也能这样做,也拿得出这样的读物和创意,那中华民族也就是真正复兴了。
在“二战”之前,所谓读书是不计利益的事,但美国人首先认为知识同样能发挥生产力的作用。在V·布什的影响下,马克卢普在1958年写了一本书叫《知识产业论》,上市之初招来一片骂声。他说美国如果想领先世界,就要把科技知识、文化知识能很好地“生产”出来,进而在文化上引领世界。如今,“知识是生产力”已是世界共识了。所以 我们要充分认识抓全民阅读的意义,要看到阅读的本质,即阅读的本质在于掌握知识,继承文化。
所以,我们这一次复兴,光有目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成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经济有了一定根基之后,让我们的孩子在师长们的引领下,有一个高远、宽广的文化眼光来认识和参与这个世界。因此我很赞成张家港、常熟、苏州等率先建设“书香城市”的作为,努力继承和恢复“忠厚持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样的精神文明和阅读文化传统,政府要重视对阅读设施和条件的投入,要重视城乡家庭阅读氛围的创建,要重视个人阅读习惯的培养。
(作者系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
卷首
“忠厚持家久,诗书继世长”/邬书林
专稿
图书馆是大海,我是海绵/徐廷华
“馆”窥蠡测/井上冰
阅读生活/周水欣
文笔
荒原之旅/李家同
老南京的冬日市景图/许亚洲
爸爸,我很闷/楚原
赏读
一个人应该怎样读书(上)/(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图书馆/(印度)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怀南京/聂绀弩
荐书
有关图书馆的书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