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金陵图书馆联合玄武区残联在生肖邮局分馆开展了“指尖寻光:掐丝珐琅”手工课堂,在金秋十月开启了一场独特的非遗体验。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而本期“指尖寻光”课程将以生肖兔为设计主题展开学习。
活动开启,由老师介绍了掐丝珐琅的历史。掐丝珐琅是中国传统工艺,其制作一般是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后,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在明景泰年间,掐丝珐琅工艺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又称景泰蓝。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领略了掐丝珐琅工艺的精妙无比,也领略了中国瓷器之美。
本次“掐丝珐琅”的学习,是新手入门的杯垫制作,采用铜丝与木胚进行掐丝,首先,老师对制作的手法与过程能进行拆分讲解,并做出示范,再由体验者进行手工作业。体验者由残联的就业手工课堂学员与热爱手工的小朋友共同组成,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初步的掐丝手工,铜丝在手上掐出各种弧度,形成云朵、玉兔、垂落的柿子,在进行点蓝,最后完成杯垫的制作,整个过程是漫长而有趣的,所有人都在认真地制作这份手工作品,体验由铜丝成画的神奇转变,切实地感受传统非遗的奇妙。
“指尖寻光”非遗手工活动是特殊群体与普通群体共同学习的课堂,也是互相沟通与了解的平台。通过非遗手工的学习,我们既为残疾人拓宽了就业、创业的渠道,促进了社会群体的接纳融合,也在手工课堂中传承中华传统工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提供更多的新鲜力量。
(文/编:孔瑶 审/孙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