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发现 > 资源推荐 > 新刊推荐
百年之后的学房 (2025/4/30)
发布时间:
期刊架位号[5861]

  ○余新国(河南)  

  一百年之后,教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学校不复存在了,每个孩子都可以在自家的“学房”里学习。修完必要的课程,就可以在家里打印出大学毕业证、学位证以及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证,然后凭证到招聘单位去应聘。  

  靳小冬就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他的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大学教授,家庭收入稳定,生活富足。这天,靳小冬早饭后,按惯例开始进入学房学习。他已是初三毕业生了,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挑战,因而学习更加勤奋更加努力。  

  第一节是语文课,是一篇古文的阅读与赏析。他从上千个授课教师中,选择了一位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课开始听起来。这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青春靓丽、音质甜润、口齿伶俐,对课文的分析十分透彻,并能结合现实和学生的实际谈古论今,把枯燥的古文课上得生动有趣、耐人寻味。靳小冬边听边在自己的电脑上圈点批注,学得十分认真。  

  不知不觉二十多分钟过去了。按往常,靳小冬会认真听完每一节课的,但今天的他有点心不在焉,原因是昨天他随父亲回了一趟老家,并从老家的旧箱子里翻到了一本书。书对现代人来说并不稀奇,然而对于一百年后接触的全是电子产品的靳小冬来说,那可是个从没见过的稀罕物。  

  “这是什么?”靳小冬歪着脑袋问。  

  “这是书。”父亲瞥了靳小冬一眼,微笑着说,“历史上曾有过一段时期,人们把想说的话或已做的事通过文字记录在纸上,把纸装订起来就是书。”  

  靳小冬翻动着发黄而卷曲的书页,读着那静止不动的文字,觉得有趣极了。更欣喜的是,读完几页后,还可以翻回去反复品味,不像他接触的电子书那样全靠手指在屏幕上来回拨动。  

  当然,书还不是靳小冬走神的最重要原因,真正让靳小冬魂不守舍的,是书中对中学生活的描写。这本书名叫《我的初三生活》,是靳小冬的爷爷的爷爷写的,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进入初三,每天那三点一线的生活让我感到单调乏味,越来越胖的书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每天早上起来看到的就是那堆积如山的书本和练习册。那杂乱如麻的XYZ,那枯燥无味的正反比例函数,那永远也记不完的公式、定理,那‘一天三小考,三天一大考’的令人头疼的考试……”  

  靳小冬想不通,初三有这样忙碌吗?初三有这样枯燥吗?初三有这样痛苦吗?我也是初三毕业生啊,怎么……  

  如此思来想去,靳小冬便无心听课,脑中全是书中描写的情景。学房内的“监学”机器人很快捕捉到了他的异常表现,迅疾提醒道:“靳小冬同学,请专注听课,不要走神。”  

  要是搁平时,靳小冬听到警示语后,会很快调整心态,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但今天不同,那本书及其书中的描写对他诱惑太大了,他实在难以继续学习,于是对机器人说:“尊敬的机器人先生,今天我实在无心学习,我想走出学房去干一件自己想干的事,请您批准。”  

  机器人回答道:“你想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我们尊重你的选择,但你必须牺牲休息时间来补学必修课。你的所作所为我们是会记入你的信息档案的。”  

  靳小冬说了声“明白”,就急急走出了学房。  

  与父亲协商并经父亲同意后,靳小冬坐上“时光机”穿越到一百年前。接纳他的正是他们靳家。这时候,靳家恰巧有一个孩子上初三,他叫靳大鹏,是《我的初三生活》一书的作者,按辈分,靳大鹏应是靳小冬的爷爷的爷爷。  

  靳小冬拉住靳大鹏的手,一阵嘘寒问暖后,问:“你书中的描写是真的吗?”  

  “基本属实。”靳大鹏拍了拍靳小冬的肩,“我已经联系好了,明天你就可以以旁听生的身份进入我们班级学习。”  

  靳大鹏如约把靳小冬带进他所在的班级。走进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黑压压的人头,靳小冬大致数了一下,竟有八十多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学生?”靳小冬很不解。靳大鹏说:“我们学校是全市重点初中,我们班又是学校重点班,师资配备一流,很多家长都想把孩子送进我们班。不瞒你说,我们班的学生基本上是关系户,没有一定后台是进不来的。”  

  靳小冬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再看教室墙壁,几乎被各种标语所覆盖。诸如“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冲刺中考挑战极限,竭尽全力背水一战”,等等。学生的课桌上,几乎堆满了书本、复习资料和各种练习册,只留下有限的空间供他们伏案读书和做题。瞧瞧学生的脸,大半被眼镜遮掩,剩下的透出蜡黄和困倦,仿佛几天几夜没睡觉似的。  

  这天靳小冬共听了十几节课,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其他时间几乎都在教室上课,一直忙到夜晚接近十点才结束,坐得屁股生疼。到了寝室,靳小冬气喘吁吁地问靳大鹏:“你们每天都这样上课?”靳大鹏撇了撇嘴:“不这样上课不行啊,升学竞争十分激烈。要想考入市重点高中,就要比别人更能吃苦;即便将来考上了重点高中,还要竞争重点大学的入学名额……”  

  靳小冬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靳大鹏反问道:“难道你们就没有竞争?就不想上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  

  “竞争当然有,但不像你们这样激烈。”靳小冬告诉靳大鹏,百年之后实体学校已经不复存在了,每个孩子都是在自家的学房里学习的,你想获取哪个学校的毕业证,就报修这所学校的课程。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没有招生名额的限制,因而不存在考生之间你死我活的惨烈竞争。当然,名牌大学的课程,其难度也是很大的,如果不下一番苦功夫,想轻而易举拿到这些学校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也是不可能的。  

  靳小冬的话,引起了靳大鹏的极大兴趣,他很想到靳小冬所说的学房内体验一番。  

  在靳大鹏的再三央求下,靳小冬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两人坐上时光机,眨眼间就到了百年之后的靳家学房。  

  可是,要想进入靳家学房也不那么容易。靳小冬出生时,接生人员就在他的手腕处装上了芝麻大小的一块芯片,这块芯片记载着靳小冬的身份、成长历程等信息,学房内所有设备的启动及其使用,也只认这个芯片。  

  想想也没别的办法,靳小冬只好将自己的芯片取出来安到靳大鹏的手腕上,这才使靳大鹏顺利进入学房。刚进屋,墙上的提示器就响起激励性话语:“欢迎靳小冬同学进入学房学习,学海无涯勤是岸,云程有路志为梯。小冬,你是最棒的,加油!”  

  听了这话,靳大鹏顿感一股暖流热遍全身。接着,靳大鹏走到“学习机”旁,打开电脑,开始选择学习模式。他看到学习模式旁有这样的提示语: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每天必须上完六节课,每节课四十分钟,其他时间可以自由安排。但具体怎样学,可以自由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上午四节,下午两节;上午三节,下午三节;上午、下午、夜晚各两节……因为午饭要跟靳小冬一起吃,夜晚还想返回到自己的学校上晚自习,靳大鹏于是选择了第二种学习模式。  

  开始学习了,只见大型电子屏上显示了多种课程安排。今天要学的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但先学哪科后学哪科,完全由自己决定。靳大鹏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一种课程安排模式。  

  靳大鹏接连听了两节课,每节课老师讲得都十分精彩,他也听得非常认真。但他穿越到百年之后,主要是想体验一下学房的先进性和独特之处的,因而到了第三节课时,他便无心听课。靳大鹏想:我们在学校上课时,老师都是面对面授课,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老师,然而到了学房,授课老师进行的都是网上直播,面对的可能是几千甚至上万个学生,学生有疑问时咋办呢?  

  这样一想,靳大鹏就故意提出一个问题通过微信给授课老师发了过去,没想到授课界面右边的小方框立马给出了答案,这让靳大鹏暗暗称奇。他想不通,老师怎么这么快就专门给他做了解答,莫非这些答案是老师课前预设好的?或者授课老师还有助教?  

  靳大鹏又想,我们上课时,有时会有一些意外事件发生,比如突然有一只小鸟飞进教室,引起班级骚动;或者有学生忽然晕倒,引发学生尖叫……这时候,授课老师就要出面应对。如今到了学房,授课老师不在眼前,而身边又没有其他人,若遭遇意外事件,谁来管呢?  

  靳大鹏想检验一下授课老师的反应,于是举起了手,装作表情痛苦地说:“老师,我快憋不住了,我要拉肚子。”说完,专注地观察老师的表情,谁知老师只管讲课,根本不理他。靳大鹏忍不住嘀咕起来,什么破学房,当学生突发疾病时,它却撒手不管,这怎么能行?  

  正这样想着,身旁的监学机器人突然发话了:“据检测,你的肠胃良好,血压、血脂、血糖也正常,因而没有上厕所的必要。请你继续学习,不要违反课堂纪律。”  

  靳大鹏惊得张大了嘴,心说,这机器人真是神了,连我的五脏六腑都看得清清楚楚……  

  回到学校,靳大鹏把所见所闻给同学们一讲,大家都唏嘘不已。靳大鹏对靳小冬说:“你真有福气,能一个人坐在学房里静心学习,除了学习,还有很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不必起早贪黑累得精疲力竭,不必学自己不喜欢的课程,不必参与残酷的升学竞争……”  

  谁知靳小冬却撇了撇嘴说:“我倒羡慕你们,每天都能跟几十个同学在一起学习、探究,既竞争又合作,热热闹闹,欢欢喜喜。不像我,每天都坐在毫无生机的学堂里,面对那几台冷冰冰的机器和只看到影像却见不到真人的网上直播,十分孤独寂寞。更重要的是,我的一言一行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下,我几乎成了没有秘密可言的透明体。”  

  话虽这么说,但同学们都对百年之后的学房十分赞赏和充满好奇,靳小冬禁不住大家的软缠硬磨,又同意几个同学前去体验。这些同学中,有一个叫佟之源的。佟之源学业平平,桀骜不驯,课堂上爱捣乱,为此没少挨老师批评。  

  佟之源回来后,同学们呼啦一声围了上去,问感觉如何?本想他会对学房大加赞赏,谁知他却摇了摇头说,再也不愿进学房了。  

  原来,佟之源戴着靳小冬的芯片进学房后,起初还老老实实听课,可听了十几分钟后,就想捣乱一下。他闭上了眼睛,装作打瞌睡的样子,还故意朝桌上磕了几下头,看监学机器人如何“治他”还别说,机器人很快发现了他的异常,警告道:“请聚精会神听课,不要睡觉。”  

  佟之源站起身,啪的拍了一下桌子,咆哮道:“老子就是不想听课,哼,看你能把老子怎样?”  

  监学机器人立马发出嘟嘟的警报声,伴随着警报声,学房的四壁瞬间显示出不同单位发来的警示语:  

  城关镇西城居委会:靳小冬同学,你刚才的异常表现已录入市民信息库,希望你遵规守纪,做文明市民。  

  市基础教育督导处:接受义务教育,是适龄少年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靳小冬同学,希望你惜时静心,上好每一节必修课。  

  市重点高中:你已报考我校,但你刚才的鲁莽行为实在令人遗憾,这种行为会让我们在录取你时产生犹豫。  

  某重点大学:我校录取的都是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希望你的个人成长袋中不要出现污点……  

  天啊,一个小小的违纪行为,竟引来这么多单位的批评和关注,这将给靳小冬未来的升学和就业带来多少麻烦啊。这样一想,佟之源便不敢再搞恶作剧了,惊慌失措地蹿出了学房。  

  刚出学房,佟之源就发现头顶上有一架无人机在盘旋,他走无人机也走,他停无人机也停。正蹊跷时,耳边突然传来这样的声音:“我们是市刑侦大队的执勤人员,我们已检测到你的情绪有点失控,若需要心理疏导,请走出家门往东步行200米,那里是市心理健康指导所;若胆敢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我们会立即将你逮捕甚至击毙!”  

  佟之源顿时吓出一身冷汗,他赶紧把手腕上的芯片取出来扔掉,哀求道:“别、别开枪,我不是靳小冬,我是来体验学房的……”  

     (上海故事2025年1期 [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