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发现 > 资源推荐 > 新刊推荐
滴血认亲靠谱吗(2024/5/30)
发布时间:

期刊架位号[6358]

  朱 晶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

   滴血认亲可能是个假故事

  要说起和血型相关最经典的谣言,那非“滴血认亲”莫属了。从目前的考证来说,在历史和医疗典籍中并没有出现过“滴血认亲”这个词,而只能在小说故事或是民间传闻里找到一些类似的说法。

  在各类历史或医学文献中能够找到的,和这个词相接近的,只有“滴骨认亲”。它最早出现在一本我们通过同名电视剧而熟知的书——《洗冤集录》里。书中“刺血辨父子”的条目里有这样一句话:“俗说以生者血沥死者骨,渗者即为父子。”意思也很简单,就是用活人的血滴在死者的骸骨上,如果血渗进了骨头里,那么这两个人就有亲子关系。同时,书里还说了两个故事,内容差不多,其中较短的那个说的是六朝的时候有个叫陈业的人,他的哥哥坐船的时候得了传染病,和四五十个人死在了一起。陈业为了找回哥哥的尸骨,就用了“滴骨认亲”这个办法,最后,四五十具骸骨里,只有一具能让陈业的血渗进去。

  当然,《洗冤集录》里记载的故事也无从可考,而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滴骨认亲和滴血认亲一样缺乏科学依据,不能作为亲子鉴定的根据。

   亲人之间切忌相互输血

  从输血安全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带来的误区可能是致命的。或许在一般人的认知里,认为亲属之间的器官移植有更好的匹配度,所以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亲属之间相互输血也会更加安全。

  事实上,这是非常严重的误区,在临床工作中,不但不提倡亲属之间相互输血,严格来说,亲属特别是近亲属之间的相互输血更是要绝对避免的。因为这样的行为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这里要顺带一提的是,影视剧中常见的,在医院内直接挽袖献血的情节在现实中也是不存在的。因为相关输血法规规定,医院并不具备采供血的资质,只有血液中心或是区域血站才能进行采血的工作。绝大部分情况下,医院也不会出现缺血的情况,就算出现,血液中心或是区域血站也会启动应急预案,保证血液的供应。

   O型血的妈妈也能生出 AB 型血的孩子

  O型血和AB型血的父母生不出AB型血的孩子,这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想法。

  网络上一直流传一张父母和孩子的血型对照表,表上罗列了父母的血型和由此可以推断的孩子的血型。那么通过父母的血型来判断孩子的血型是否可靠?答案是不一定。

  由于血型特别是亲子血型有时候容易涉及伦理相关问题,所以这张表的推论结果并不严谨。这里可以用O型血的妈妈生出的AB型血的孩子来解释这个问题。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简单来说说ABO血型的遗传规律。以前我们认为决定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抗原和是否存在B抗原的基因位点分别位于染色体双螺旋的两条链上。按照这样的理论,又根据孩子的两条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母,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AB型的父亲或者母亲是不可能同时将这两个基因位点遗传给孩子的。而后来人们发现排除了伦理因素以后,仍旧存在一些AB型和O型的父母生出AB型孩子的情况。经过对这些父母和孩子的深入研究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在极少部分情况下,决定A、B抗原的基因位点可以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并且同时遗传给孩子。这就解释了为什么AB型和O型的父母能生出AB型的孩子了。

   (祝您健康2024年05期 期刊架位号 [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