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加法学双学位,跨界转行做养老
1997年出生的河南许昌小伙樊金林,虽然才26岁,却经营着五家养老院。
说起办养老院的想法,一切还得从奶奶生病开始。2017年,樊金林在河南大学读播音与主持专业,后来又读了法学研究生。按照最初的计划,他准备毕业后找一份主持人的工作。大学期间,他就尝试运营微博账号,但一年只吸引了1万多粉丝,他觉得这个行业太“内卷”,有了跨行的念头。
那一年,樊金林的奶奶在家不慎摔倒骨折而住院。爷爷去世得早,奶奶一个人生活了很多年。从童年到少年,因父母常年在外奔波,樊金林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得知此消息,樊金林请假回家陪伴奶奶。当时他就想:“如果自己开一家养老院让奶奶住进去,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和陪伴。”
樊金林对养老院并不陌生,甚至算是子承父业。他的父亲对养老行业兴趣颇深,曾去香港、台湾等地学习不同的养老模式与理念,并在2017年创办了一家公建民营养老院。大学期间,樊金林考取了心理咨询师、养老护理员、建构筑物消防员、老年人评估师等与养老行业相关的证书。大三、大四时,他到父亲的养老院实习,发现传统的养老院和自己想象的养老院不太一样。
樊金林到全国各地的养老院“探店”,并且拍成短视频发布在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上。看过那么多家养老院,他最大的感觉就是,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老人对精神的服务需求会更大一些。各地方的养老院也朝着这个方向尝试,但并不能触及老人真正的心理需求。
2019年大学毕业后,樊金林接手经营了两家养老院。2020年,他亲手设计了其中一家养老院,想装修出一家能丰富老人精神生活、更舒适和年轻化的养老院,并让奶奶入住。为了实现这一想法,他跑遍了当地的设计院,也咨询了很多老人的意见,历时10个多月,一家风格现代简约、智能化的养老院终于建成了。
回忆养老院的创办过程,樊金林记忆犹新:“因为很多方面都不懂,装修设计、消防验收等流程都是一步步摸索过来的。”比如装修时,失能区、半自理区、自理区和餐厅的位置布局要设计好;厕所门的宽度要比轮椅宽两个拳头,以便通过;床的高度要保证老人坐起时脚不悬空,直接踩在地面上。后来,在建新院的时候,樊金林在设计环节就会考虑到这些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护理团队整体年龄偏大,五六十岁的护工照顾七八十岁的老人。这是行业的普遍问题。经过几年努力,樊金林也只能将护理人员的年龄控制在40岁左右。他觉得,对于养老这个行业来说,年轻的血液至关重要。
免费入住的“网红”养老院
2020年10月,樊金林的第一家养老院正式开张,他把奶奶接过来了。
这里看上去更像乡镇小旅馆,外廊式建筑,通风和采光俱佳;房间有二三十平方米,摆了两张单人床,配有独立卫生间;装修是年轻人偏爱的极简风,墙上挂着装饰画,家具都是淡青色。在护工的悉心照料下,奶奶逐渐融入集体。
樊金林在养老院里当起了“快乐传播大使”。每天,他和老人们打成一片,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带着他们了解当下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至于陪老人们扭秧歌、打麻将那更是家常便饭。大多数老人喜欢玩牌和打麻将,樊金林变个花样让他们玩,比如把“羊了个羊”游戏做成扑克牌,把象棋的帅、仕、相、车、马、炮、兵做成麻将。有一位奶奶喜欢国画,就去老年大学学画山水花草,工作人员教她用国画的形式绘制简单可爱的卡通人物。她说:“人家说了,不能这样画。”樊金林告诉她:“奶奶,你喜欢的就是潮流,不需要被别人限制。”
有的老人想学吉他、茶道和煮咖啡,樊金林都可以安排起来。天长日久,老人们也喜欢上了这个可爱的小伙子,“好闺蜜”“好孙子”成了樊金林的别称。
有一次,父亲到养老院看望奶奶时向樊金林提起:“你可以为养老院拍一些视频,把自媒体和养老事业结合起来,别让自己的专业浪费。”父亲的话点醒了他,于是樊金林用“林烧”作为网名,将自己拍摄的“养老院的日常”系列视频传到了网上。
他用手机拍下了养老院里一对老闺蜜打闹的日常,发在短视频平台上,没想到获得很不错的反响。“50年后养老院的样子”“在养老院老年课堂的一天”“在养老院做数学题的一天”等视频受到了网友的追捧。樊金林的奶奶也经常出镜,“16-9”这道数学题奶奶用了十几张纸也没算出来,网友们笑称这是“世纪难题”。
这些内容上线后,观众们眼前一亮。“原来养老院的生活是这样有趣!”“他们过得那么嗨,我瞬间不怕变老了!”“想快点退休,然后加入他们!”“林烧”的关注量和点赞量也直线上升。到目前为止,账号的关注量和点赞量分别突破了200万和4000万。
运营养老院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让樊金林印象深刻的事。有一位老人,每年只在养老院住两个月,子女家境不富裕,老人有一张发退休金的卡,谁照顾老人谁拿卡。有一次老人在家摔倒骨折,过了两个多小时子女回家后才发现。老人有一次哭着对樊金林说:“你能不能每次都给我拍视频,让我以很低的价格或者免费住进来?”樊金林听了心里不落忍,突然想:能不能做家免费入住的养老院,把自媒体获得的盈利再反馈到老人们身上?
2022年初,樊金林接收了两家公建民营敬老院,并筹建第五家养老院。这家养老院的所有老人都是免费入住,樊金林通过拍摄养老院的日常,将短视频变现所得用于养老院的经营。
老人电竞队,夕阳别样红
试运营期间,樊金林定期带一些老人过去体验。和前四家不同的是,这里有不少新潮的设备。这是樊金林在征求老人们的意见后建设与改造出来的。有人说,自己喜欢喝点小酒,于是养老院里打造出一间小酒馆。还有人说,想看电影,樊金林专门腾出一间屋子,布置成了观影室。
这家养老院与人们认知中的不太一样,游戏室内摆放的并不是棋盘和麻将桌,而是电竞椅、家用游戏机、电脑与炫酷的LED氛围灯,显得相当“现代化”。电竞房的创意来自一次偶然发现。有一天给老人拍视频时,一位老奶奶告诉樊金林,自己想学“电竞”,学打电子游戏。因为她的孙子最喜欢打游戏,如果自己学会了,孙子放假后就能和她一起玩。樊金林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爱跳广场舞、打太极拳,有的老人觉得自己是“老小孩”,愿意去接触年轻人的东西。
樊金林很快组建了两支电竞队,每队7个人,各搭配一名教练。老年人打游戏,说起来容易,行动起来却有门槛。不过,有樊金林的鼓励和教练的耐心指导,老人们很快就熟悉了游戏规则,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平均年龄68岁的电竞队,在克服了眼花、手慢等身体上的障碍后,段位来到了“白银”,樊金林计划把老年战队和老年赛事做起来。打游戏的日子里,樊金林明显感觉老人们脸上的笑容多了,口头禅也更年轻化,有时不经意就会蹦出“上头”这个词。
在人们的印象里,养老院的“人设”都是“暮气沉沉”的,进入养老院意味着人生已经来到了最后一个阶段。大部分人每天都在“吃饭—遛弯—睡觉”中单调循环,娱乐活动也基本是打麻将、看电视、晒太阳等。但樊金林经营的养老院刷新了这种观念,他被网友们称为“粉丝最多的95后养老院院长”。
现在,他经营的五家养老院里照顾着240位老人,平均年龄80岁,护理人员大多在45岁~55岁之间,管理层的年龄大多在30岁左右。最新加入团队的还有一帮95后,专门负责给老人拍视频、陪老人玩游戏。这里既有着简单、朴实、恬静的养老生活,也有着不输年轻人的潮流感。
(编辑 张建 4457182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