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架位号[8494] 期刊架位号[8494]](./W020230630450211333991.jpg)
■文/凤紫陌
“错位”的笑点
电影《人生路不熟》由易小星执导,是一部公路喜剧片。该片讲述了准女婿第一次见家长,为了讨好准岳父,开始了一场“阴差阳错、插科打诨”的搞笑之旅。
万一帆是游戏公司的开发员,他计划利用假期跟女友周微雨去见家长,顺便精心准备了求婚礼物。因为错过火车,准岳父周东海和妻子霍梅梅驾驶着大卡车来接小情侣二人。第一次见面,万一帆就把周东海认错了,并把周东海与猪肉一起关进冰柜。万一帆想尽办法讨好准岳父,但屡屡“翻车”:给周东海送见面礼,阴差阳错送成了纸尿裤;澡堂搓背,把周东海后背搓出了血印;做菜把房车烧了,车子整个掉到湖里;帮周东海指路,最后却拐进了大泥坑;多管闲事惹怒了“油耗子”被报复……
《人生路不熟》和徐峥主演的电影《搞定岳父大人》差不多,周东海看万一帆,是“老丈人看姑爷越看越心烦”。万一帆的“人设”和《人在囧途》中王宝强扮演的牛耿“人设”类似,就是惹事精和闯祸精。导演通过女婿认错老丈人的“错位”情境,借鉴“成龙喜剧”元素的手法,在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打斗之后,成功地在“猪肉冻人”的桥段站上喜剧效果的顶峰。一家四口号召货车司机围堵“油耗子”那段是全片的“燃点”。在紧急关头,万一帆利用电脑技术,帮助周东海指挥货车司机守住各个出口,让“油耗子”无处可逃。在遭遇各种囧事、糗事之后,万一帆用真诚和坚持赢得了周东海的认可,万一帆获得成长,周东海也放下了偏见。
作为一部喜剧片,《人生路不熟》在“五一档”脱颖而出,自然离不开其喜剧属性:笑点多且密集,每隔几分钟就有一个包袱,如海鲜大战、澡堂对话、万一帆醉酒后跟猪唠嗑等,误会梗、错位梗、谐音梗遍布全片,还有两代人的代际冲突引发的笑点,观众观影时几乎不用动脑费神。
除了喜剧属性,影片还令部分观众共情。影片有很多片段无限接近现实,如对年轻人工作累、加班多的讽刺,万一帆没日没夜加班,请假求婚也不得安宁,还被“黑心”老板拖欠工资,他就是千万个初入社会“人生路不熟”的辛酸打工人的缩影。长途货车司机在此前的影视作品中并不多见,周东海的角色设定,引发了观众对这个群体生存状况的关注。
相较于《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等喜剧片,《人生路不熟》展现出不俗的创作水平,但是,该片也暴露出当下国产喜剧片创作的一些弊病。笑点密集、段子较多,是《人生路不熟》“出圈”的硬核支撑,但密集的段子使得剧情推进方式“碎片化”,更像是多个小品的拼盘:一家人开着车,每到一个站点,就表演一个小品。小品式的喜剧片段虽让影片看起来热闹欢乐,但全片几乎没有主线,喜剧架构缺乏有效的情感和情节递进,人物的成长和性格的刻画非常少。除了周东海,其他的角色形象单薄,如周微雨制服歹徒后,在后续的情节中,她更像一个用处不大的工具人,而万一帆“惹事精”的表现更让很多观众感到厌烦。
走对路,才能轻车熟路
理工科出身的易小星早年在网络上摸爬滚打,依靠段子迅速“出圈”并火爆全网,凭借制作视频、网络剧、微电影等经历,一步步成长为电影导演。《人生路不熟》是他独立执导的第三部院线喜剧片。虽然该片是“五一档”票房冠军,但网友评价不一,有人认为该片“口碑炸裂”“爆笑”“惊艳”,认可“易小星一步一个台阶,真的有进步”“意料之中全是‘好笑’,节奏真好,又回到了被易小星支配笑点的熟悉感觉”;反对观点也很直接,有人说“看得尴尬症和厌蠢症都犯了”。
坦白说,一部电影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有人夸赞,就有人批评,《人生路不熟》也是如此。褒贬之外,主创团队仍然作出诸多尝试,在喜剧的外壳下,呈现了对人生、社会意义的积极探索。
《人生路不熟》片名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人生,路不熟”,意即一个人到了陌生的环境,对那里的人、事或道路不熟悉。另一层理解有所升华,意思是对人生该走什么样的路不熟悉,就像片中周东海对万一帆说的那样:“没有谁的人生路,是轻车熟路。”万一帆“干啥啥不行,闯祸第一名”,从小就是经常被欺负的“冤种”,虽然成长的道路磕磕绊绊,但他从不言弃。他在车站怒骂上司,大胆辞职;不愿放纵“油耗子”偷油,独闯“耗子窝”解救小狗,收集证据。这个看似莽撞的年轻人,始终坚持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周东海年轻时坚持正义和公理,身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伤疤,万一帆让他逐渐明白:对的永远都是对的。
人生的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不管是新手还是“老司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上学、工作、择偶、育儿、交际……这些都需要人们一次又一次去尝试。易小星说创作《人生路不熟》的初衷,一方面探讨年轻人在陌生世界中如何自处,另一方面也希望父辈能理解年轻人的选择,他说:“每个人的面前都有很多条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并不是人走得多的路就是正确的路。”
人生的路,没有轻车熟路,电影之路也是如此。作为初代“网红”之一,易小星对喜剧类型片是有造诣的,与小品和相声出身的喜剧人不同,易小星在视觉包袱与用梗方面更为出彩,但讲故事的短板,让该片招来很多差评。有网友在导演的社交平台上留言说,电影被故意抹黑,求他守护好口碑。对此,易小星很坦然地表示,前进路上遇到坎坷很正常,把握好自己的方向盘就好,希望每部电影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观众。
喜剧的生命是创新,包括技术手段、题材的创新,或者个人风格创新。创新方面,易小星似乎稍显不足。和易小星类似,导演、演员大鹏同样“发迹”于网络,也有制作网络节目、网络剧、电影的成长经历。不过,大鹏似乎更胜一筹,其创作的《吉祥》拿下金马奖最佳剧情短片,《缝纫机乐队》获得导演协会青年导演奖,《保你平安》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大鹏的成功之处是在喜剧道路上深耕人文社会题材,呈现不同的社会侧面。与大鹏相比,易小星在自我突破、自我革新方面或许还有改进、提升之处。
(编辑 张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