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线
本栏目邮箱:401072485 @ qq.com
本栏目专家团成员:张权
问:上周,我问孩子的理想是什么,孩子说:“当中国最好的校长!”孩子的爸爸冷笑道:“嘁!你五门功课三门不及格,还想当校长?”孩子想起上次的考试成绩,羞愧地低下了头。我责备老公不该这样,他却用“我说的是事实”怼我。
请问,是事实就可以说出来打击孩子吗?
张女士
答: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世上的事,只要你肯努力,就有做到的可能。孩子虽然目前成绩不理想,但不意味着他不能有当校长的理想。因为理想和现实肯定是有差距的。倘若孩子连理想都没有,又何来奋斗的动力呢?
有理想的孩子本应受到鼓励,结果却遭到爸爸的抢白,他的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成长不是固化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父母用固化的眼光看孩子,不科学。父母哪怕了解孩子的性格、能力、天赋,也无法断定孩子将来一定能做什么或者一定不能做什么。
目前,孩子的成绩不好是事实,但与其打击他的自信,不如给他希望。遗憾的是,很多父母总是不相信孩子。
一是嘲讽孩子幼稚,经常对孩子说:“小孩子懂什么,瞎掺和!”
二是嘲笑孩子的相貌、能力等缺点,比如对孩子说:“你个子矮,就别做篮球明星的梦了。”
三是打击孩子对未来所萌生的希望。比如你老公对孩子说的那些话。
你想想,如果父母不相信孩子,又怎么能教育好孩子?经常被父母打击的孩子,又怎能茁壮成长?
信任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能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自信心、责任感,充分激发他的潜能,鼓励他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信任,看不到摸不到,却能感受到。被父母信任的孩子,能时时感到自己被支持、被推动、被托举。
同时,信任也是一种尊重。如果爸爸对孩子说“好样的!将来你一定能做到,爸爸相信你”,那么孩子知道爸爸对他的重视和期许,这种感觉能够激励他为设定的目标而努力。一旦他决心“做一个父母期望的、有成就的人”,就会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父母觉得孩子行,孩子就会觉得“我一定行”。父母不信任孩子,嘲笑他的理想不切实际,提醒他的成绩太差,毫无疑问,孩子会丧失自信,心中希望的火苗会越来越小,直至熄灭。
父母的看法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父母的话,不管好坏,都会成为孩子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话,所以即便是事实,父母也要避免对孩子说出有负面影响的话。
【编辑:杨子】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2022/07 期刊架位号[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