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
“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我们欢迎中国成为冰雪运动大国。”2月20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如是总结。
在16天的赛程里,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奋力拼搏、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刷新了2项世界纪录和17项冬奥会纪录。
中国克服疫情影响,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付出巨大努力,一流的比赛场馆设施,出色的组织服务工作,赢得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双奥之城”北京,见证了竞技体育的荣耀与梦想,凝聚人类社会的团结与友谊。
“闭幕式没有明星没有专业演员,演员队伍几乎都来自大中小学,就希望以运动员为主体,在最后熄灭冬奥火种时,会有2008年奥运会一个瞬间的物理重现,好像时光倒流一样,给大家带来一种‘穿越’感。”2月20日,冬奥会闭幕式前,总导演张艺谋这样“剧透”和解读闭幕式。
历届奥运会都是彰显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开幕式与闭幕式。
在同样是张艺谋担任总导演的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万人参与的壮观设计已经成为经典:4.4万颗LED组成的梦幻卷轴徐徐展开,2008人击缶响彻夜空,897块活字印刷显示了汉字的魅力,五千年历史和现代发展交融,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2022年当然与2008年时的情形不同。”张艺谋接受采访时表示,2008年是第一次有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平台和机会,所以当时用大规模的文艺表演去表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要展示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传统、走过的道路,从29个‘大脚印’开始。而2022年,无须再过多介绍自己,而是要说我们一起为了什么,我们一起能做什么”。
“2008年奥运会是让国外了解我们;2022年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自信自强。大家都强烈感受到这14年最大的变化是从‘我’到‘我们’,从‘讲历史’到‘向未来’。这背后当然是我们国家体育和经济外交全方位实力和地位的提升,更是我们中国人自信心的体现。”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尤其令外界赞叹的是,冬奥会开幕式与闭幕式彰显的简约之美。一块冰,一朵雪花,一个中国结,一个创意无限的点火仪式,用“微火”取代熊熊燃烧的大火,用“折柳寄情”诠释依依惜别的心绪,尤其是雪花在地球的映衬下同步下落汇聚,象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雪花遨游天际,最终飞回地屏中心,昭示全世界必须团结互助,才能战胜困难。这种中国式“空灵与浪漫”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的真诚、热情与力量。
(《中国经济周刊》 2022/Z1 期刊架位号[84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