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书法教育是塔基
201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将书法课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2013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理念、内容和目标提出明确要求。10年的推动,目前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究竟如何?
经过深入调研发现,在各级教育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的推动下,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确实有了实质性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瓶颈问题亟待解决。以河北省为例:一是部分县区教育部门落实国家政策不到位,未把书法课开展情况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二是书法教研队伍配备不到位,书法教研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三是书法教育开展不均衡,多数乡村学校的书法教育开展非常滞后;四是学校书法教师依然奇缺,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五是书法教育资源短缺,75%的学校没有书法专用教室,缺少相关教学工具、碑帖和挂图等资料。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最新学科调整方案,将书法与美术合并升为一级学科,中小学书法教育是整个书法教育体系的塔基,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此,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此次学科升级为契机,积极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开展。
一是完善机制,加强教研。贯彻《纲要》要求,各级教研部门要配备专职或兼职书法教研员,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研究工作的范围,研究教学规律和评价方法,及时组织经验交流,指导学校和教师开展书法教学工作,使中小学书法教育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是明确要求,开足课时。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必须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如书法展览、比赛、讲座等。
三是解决师资,明确责任。教育行政部门要为中小学校逐步增设教师编制和岗位,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要制定书法教师岗位职责,并给予相应的工作待遇。其它各科教师都要在板书、作业批改和日常书写中发挥表率作用,成为学生认真书写的榜样。
四是助力乡村,均衡发展。关注偏远贫困地区中小学书法教育,在政策、资金、教师、教具等多方面予以支持,推进书法课真正走进课堂。如在“国培”“省培”计划中加大乡村书法教师培训力度,组织社会资源面向乡村学校捐赠等,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五、加强督导,培育典型。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教育督导评估的职能,对中小学书法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严格的督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通报整改,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要予以通报表彰,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高质量发展。
(《思维与智慧》2022/08 期刊架位号[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