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发现 > 资源推荐 > 新刊推荐
“北京后花园”里:人人在为垃圾“忙”(2020/08/13)
发布时间:
  

  期刊架位号[713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之后,各地妇联组织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常规工作中求创新,在机遇和挑战中谋发展,新时代家庭建设、促进妇女就业、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成果丰硕,亮点频现,异彩纷呈,在这里小编就带领大家实地一一领略​‍‌‍​‍‌‍‌‍​‍​‍‌‍​‍‌‍​‍​‍‌‍​‍‌​‍​‍​‍‌‍​‍​‍​‍‌‍‌‍‌‍‌‍​‍‌‍​‍​​‍​‍​‍​‍​‍​‍​‍‌‍​‍‌‍​‍‌‍‌‍‌‍​。

  文 | 玄圭

  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北京正式实施​‍‌‍​‍‌‍‌‍​‍​‍‌‍​‍‌‍​‍​‍‌‍​‍‌​‍​‍​‍‌‍​‍​‍​‍‌‍‌‍‌‍‌‍​‍‌‍​‍​​‍​‍​‍​‍​‍​‍​‍‌‍​‍‌‍​‍‌‍‌‍‌‍​。 四色垃圾桶进入公共场所、社区和大街小巷,垃圾分类也从此走进了首都人民的日常生活​‍‌‍​‍‌‍‌‍​‍​‍‌‍​‍‌‍​‍​‍‌‍​‍‌​‍​‍​‍‌‍​‍​‍​‍‌‍‌‍‌‍‌‍​‍‌‍​‍​​‍​‍​‍​‍​‍​‍​‍‌‍​‍‌‍​‍‌‍‌‍‌‍​。

  也许对大多数北京人来说,刚刚推行的垃圾分类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新功课,但对生活在延庆区的人来说,这好像只是一场胸有成竹的考试。

  垃圾分类,巾帼先行

  “彦萍,垃圾分类是好事儿! 为了子孙后代和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我大力支持! ”“我们宝林寺村是北京的最美乡村,不能在这事上落后,得想方设法动员姐妹,把资源循环利用起来! ”“我们平时每天也要收拾自家屋子、庭院,现在只是多一个把垃圾分类投放的工作。 巾帼带头做,不信做不好! 

  2020年5月2日,延庆区井庄镇宝林寺村的“妇女之家”里,妇联主席孙彦萍正和其他执委、志愿者商量,如何推进落实“21天垃圾分类巾帼行动”。

  井庄镇是区旅游示范镇,为了动员广大妇女姐妹为“百日攻坚”助力,进一步提升井庄镇整体环境,镇妇联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区妇联指导下,在全镇开展了“21天垃圾分类巾帼行动”。

  “据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l天时间。 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l天以上的重复后会形成习惯,这就是‘21天法则’。 我们施行的‘21天垃圾分类巾帼行动’就是将创建活动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7天一个周期,动员镇村的妇联主席、副主席、执委、巾帼志愿者作为示范员、监督员、服务员,通过‘讲、学、查、帮、评’五步工作法,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垃圾正确分类。 ”镇妇联专职副主席王君玲笑着对记者说。

  “讲”,就是每村的妇联主席、副主席、执委、巾帼志愿者为第一批实践者,每个人都入户宣传,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

  “学”,就是动员妇女做学习表率,带领家庭成员行动起来。

  “查”,就是专兼职妇联干部和巾帼志愿者组成督导组,将21天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检查、评分。

  “帮”,就是每村妇联干部带头,由巾帼志愿者定期上门帮扶老弱孤残家庭,让每个家庭都能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

  “评”,就是通过自荐申报、跟踪指导、集中评选等环节,结合最美家庭创建,生态文明户、美丽庭院评选等,2020年底对做得好的家庭进行命名表彰。

  得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还能评奖,宝林寺村65岁的郝长荣说:“你们教我,让我咋分我咋分,我会好好收拾屋子、整理院子,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争取评上生态文明户和最美庭院! 

  连续5天,包干到户的志愿者入户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 一心想获奖的郝长荣阿姨,不仅每天把自己家收拾得非常整洁,垃圾分类从不出错,还经常教邻居垃圾分类。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条例》实施后,延庆区因地制宜,推行了“5+1”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5”表示所有产生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做到5项分类,即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大件垃圾; “1”是在5项分类的基础上,党政机关、社会单位、居民小区增加装修垃圾,村庄增加灰土垃圾。 之后,区里很快就组织了1247名“绿袖标”垃圾分类指导员,他们有的是妇联工作人员,有的是志愿者,每天义务指导居民按照“5+1”模式进行垃圾分类。

  2020年6月1日早上7点,延庆区儒林街道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崔占霞准时来到社区分类垃圾桶放置点。 她胳膊上戴着绿袖标,笑盈盈地站在一旁指导居民进行分类。 “一开始,大家对垃圾分类都有点儿不知所措,但一个月过去了,基本上所有人都能正确分类了,所以我现在没活儿干啦! ”崔占霞说。

  “我们邀请了北京市垃圾分类宣讲团成员、延庆区城管委垃渣办干部,从为什么要垃圾分类、生活垃圾怎样分类、分类后如何处理、垃圾分类投放错误的处罚条款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讲解,并通过互动交流,有效增强了妇联干部垃圾分类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在垃圾分类中贡献巾帼力量奠定了基础。 ”延庆区妇联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截至记者采访之日,虽然《条例》实施刚一个多月,但延庆区的厨余垃圾已经达到了科学化处理水平。

  “小张家口垃圾综合处理厂”设有专门的厨余垃圾处理流水线,居民小区和餐饮单位产生的厨余垃圾,在分类达标的前提下,由环卫中心或有资质的单位通过厨余垃圾收集车收运至此,再经过罐式好氧发酵堆肥技术处理后,厨余垃圾摇身一变成为营养土,马上就可以用于园林绿化。

  在8个较偏远的山区乡镇,厨余垃圾一般采用就地堆肥方式,使之成为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中。 难怪一位农民发自内心地感叹:“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分类处理好了就变成了宝。 

  教育系统也围绕垃圾分类开展了各种活动。 八达岭中心小学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垃圾分类培训,姚家营中心小学利用黑板报宣传垃圾分类,延庆区第八中学组织初三学生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活动,永宁幼儿园教师自编自导自演垃圾分类情景剧,延庆区第二幼儿园组织幼儿居家绘制垃圾分类画……

  妙招频出,人人争做责任人

  一个10岁的小姑娘说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每个人都应该是生态环境的责任人。 

  为了做好生态环境的责任人,在区政府、妇联的大力号召、引导下,延庆区各乡镇、街道也脑洞大开,纷纷献出妙招。

  百泉街道在几个社区试点AI人脸识别技术,在垃圾桶处安装摄像头和语音播放设备。 有人脸识别、后台系统对比等智能化手段,再结合门禁的实名实户数据库,居民正确或错误投放垃圾的行为都能被记录下来,后期对投放错误的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指导,切实实现垃圾源头正确分类。

  刘斌堡乡设置了5个再生资源自助回收站,辐射到全乡16个村、驻乡单位和“七小场所”(小餐馆、小网吧、小旅馆、小浴室、小歌舞厅、小理发店、小便民店)。 八达岭长城景区引进了智能压缩垃圾桶,桶的体积比普通垃圾桶稍大,但能装下相当于自身体积数倍的垃圾。

  2022年冬奥会举办场地所在镇成立了妇联“讲师团”。 《条例》实施后,镇妇联马上召开全镇村级妇联主席会议,部署垃圾分类相关工作,由专业老师对村级妇联主席进行垃圾分类专题培训,一个由村妇联主席组成的“讲师团”迅速成立。

  “看见这些大棒骨、玉米芯、坚果壳了吗? 以前大家有可能把它们看作是‘厨余垃圾’,但实际上它们属于‘其他垃圾’,应该投放进灰色垃圾桶。 ”张山营镇下营村村委会会议室里,村妇联主席姚卫红正在为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讲师团”的人虽然不多,但影响大。 她们仅用半个月时间,就让张山营镇8000多户居民,户户都知道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人人都明白了垃圾怎么分。 “垃圾分类关系到我们的生态环境、子孙后代的幸福和国家形象! ”一位年过八旬的老爷爷听完课后激动地说。

  截至5月底,短短一个月,延庆区厨余垃圾进厂量1086.66吨,日均增加18.27吨,比4月日均增长98.5%; 其他垃圾进厂量9109.16吨,日均进厂量303吨,日均减量134.9吨,比4月日均减少29.5%。 硬件设施全覆盖,分类收运体系基本形成,这张“月考成绩单”堪称优秀。

  森林覆盖率达59.28%,林木绿化率高达71.67%,北京唯一一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一张张绿色名片是延庆区的骄傲,也是延庆人民对绿色生活的热爱,无疑也是他们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并在短时间内交出优异答卷的重要原因。

  (感谢北京市延庆区妇联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摘自《婚姻与家庭》 2020/08)
  期刊架位号[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