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发现 > 资源推荐 > 新刊推荐
《新闻联播》的几个秘密(2020/07/28)
发布时间:
  

  期刊架位号[5776]                          

   奇奇怪怪 

  因为疫情, 很多人拥有了不用干活、学习的超长假期​‍‌‍​‍‌‍‌‍​‍​‍‌‍​‍‌‍​‍​‍‌‍​‍‌​‍​‍​‍‌‍​‍​‍​‍‌‍‌‍‌‍‌‍​‍‌‍​‍​​‍​‍​‍​‍​‍​‍​‍‌‍​‍‌‍​‍‌‍‌‍‌‍​。 而人一旦闲了, 就容易好奇心旺盛​‍‌‍​‍‌‍‌‍​‍​‍‌‍​‍‌‍​‍​‍‌‍​‍‌​‍​‍​‍‌‍​‍​‍​‍‌‍‌‍‌‍‌‍​‍‌‍​‍​​‍​‍​‍​‍​‍​‍​‍‌‍​‍‌‍​‍‌‍‌‍‌‍​。 他们终于对天天都见的《新闻联播》下手了,生出无数个问号: 

  为什么《新闻联播》主播是一男一女? 为什么总是女左男右? 为什么他们的脸好像越来越大了? 为什么要播收拾稿子的画面? 为什么女主持都是短头发? …… 

  这些问题乍看让人十脸懵比,但仔细想想,好像确实都是事实​‍‌‍​‍‌‍‌‍​‍​‍‌‍​‍‌‍​‍​‍‌‍​‍‌​‍​‍​‍‌‍​‍​‍​‍‌‍‌‍‌‍‌‍​‍‌‍​‍​​‍​‍​‍​‍​‍​‍​‍‌‍​‍‌‍​‍‌‍‌‍‌‍​。 

  那,到底为什么? 

  一男一女 

  自1978年1月1日开播,《新闻联播》至今已经42年了。 最开始, 新闻播报都是播音员配音, 并没有出镜主持。 直到1979年底,《新闻联播》才有了第一位面对观众的出镜主持——赵忠祥。 

  在赵忠祥出镜后长达九年的时间里,《新闻联播》一直都是一位主播播完全场。 除了赵忠祥外, 还有女主播卢静,1983年, 卢静开始主播《新闻联播》,因为尝试了微笑播报风格,与以往《新闻联播》的严肃不同,还引发了争议,但微笑主播现在仍在沿用, 海霞就是最著名的例子。 

  1988年,《新闻联播》终于出现了我们现在司空见惯的一男一女两位主播搭档播报新闻的模式。 至于为什么是一男一女而不是两个男的或者两个女的,可能是因为: 

  审美上来说, 一男一女更能让人保持新鲜感和精力集中。 如果两位是同性主播, 穿着打扮类似、播报风格类似、音色类似, 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一女一男就不一样了, 风格多少会存在些差别。 

  少会存在些差别。 

  对受众来说,按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男女主播搭配可以吸引尽可能多的人,让《新闻联播》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三点,男女一块儿播,多平等啊。 

  女左男右 

  确定男女搭档播了,下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坐,男左女右还是女左男右? 

  这并不是个小问题。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向来对座位十分看重,光不同场合与不同人分座都能搞出一门学问。 

  左边很尊贵,比如虚左以待,但右边同样也很尊贵,如无出其右。 只是有的朝代尊左,有的朝代又贵右。 

  在男女性别上,有一个传统习俗——男左女右,意为男尊女卑。 当今社会这个成语已经褪去了原始意义,仅作为一个习惯存在。 

  《新闻联播》出现男女搭档播新闻时,也曾有过男左女右的画面。 

  但绝大多数时候,尤其是现在,女左男右才是惯例。 

  业内人士说,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台标。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央视的台标就在左上角显示,女主播身高相较男主播矮一些,坐在台标下方正合适,既不会被台标挡住也不会影响台标露出。 

  为啥都是短头发? 

  而《新闻联播》的主播打扮,都出奇一致——清一色的西装短头发。 穿西装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场合很正式,男性短头发也不奇怪,因为男性平常的形象也那样。 但女主播为什么也是短头发? 

  从早期的卢静、邢质斌、李瑞英等,到我们比较熟悉的海霞、欧阳夏丹,这些人全都是短头发,或者戴的假发。 

  why? 

  因为《新闻联播》是严肃的时政新闻,主播也得贴合节目形象,何况这是个国家型的时政新闻节目,主播还代表了国家形象,一向被称为“国脸”。 

  所以主播必须得干练、精神、庄重,短发显然更合适。 

  为什么要收拾稿子? 

  一个bug是,《新闻联播》从主播的发型到座位都全方位贯彻了严肃严谨,为什么最后反倒把主播收拾稿子的画面放出来了? 

  最后15秒时,有时候主播已经收拾过几秒稿子了,连导播名字都要显示完了,有时候又刚开始收拾。 

  收拾稿子的画面的确不太正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保持了《新闻联播》时长的严谨。 

  《新闻联播》固定的播放时长是30分钟(一般情况是这样,有时候因为突发情况会加时间),晚上7点开始,全国电视台同时转播。 

  正是因为全国其他电视台会转播,所以每天的《新闻联播》必须精准控制时长。 要是提前播完了,其他电视台可能会出现空档,后面广告不能无缝衔接,中间空出来的时间可都是钱啊。 要是超时播放,又会侵占原定节目的时间,那客户和电视台不得亏死…… 

  但往往新闻播报又不可能每次精确到播完正好卡在29分39秒,所以就用收拾稿子的画面来填了。 从主播播完新闻到《新闻联播》结束,这段时间都可以用收拾稿子的画面搞定,如果差得长就多放几秒,差得短就少放几秒。 这样就能相对精准地控制节目的总时长了。 这被叫做“松紧带”。 

  赵铭摘自微信公众号“壹读” 

  (摘自《视野》 2020/13)
  期刊架位号[5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