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李菡丹
四川凉山自古就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重要通道,是“南方丝绸之路”重镇。 这里有婉约的邛海、神秘的泸沽湖,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还拥有彝族漆器传统技艺等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火把节”是国务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申报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泸沽湖摩梭文化有“人类母系社会活化石”之称。 悬崖村也在这里,曾被热炒的“最悲伤的作文”,全国深度贫困地区。
2018年7月,凉山彝族自治州入选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 同月,四川共青团助力凉山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首次在凉山召开,让青春助力凉山,一起脱贫奔小康。
“青春大礼包”
共青团四川省委持续助力凉山脱贫攻坚工作,先后出台《共青团助力凉山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四川共青团助力凉山脱贫攻坚专项项目实施方案(2019)》《共青团四川省委2020年助力凉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四大行动工作方案》等,开展“青春扶贫”四大行动。 在凉山启动实施系列公益扶贫项目,建立“童伴之家”21个、“青春扶贫超市”117个,修建希望小学7所,通过“爱心助学”资助4000余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车票”帮助1722名学生解决上学和放学乘车费用,筛查先心病青少年2924名,并为36名患儿提供免费治疗。
共青团四川省委联系培养1000余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帮助5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青年实现就业,为深度贫困县配置专业青少年事务社工11人,派遣西部计划志愿者984人。 累计向凉山投入资金2128万元、物资价值7049万元,总计9177万元。
今年5月22日,四川共青团助力凉山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在凉山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和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指示要求,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举全省共青团之力助力凉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夺取收官之战全面胜利贡献青春力量。
会上,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张荣、凉山州委副书记张伟为“青春志愿·守护生命”地灾防治专业志愿服务队、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志愿服务队授旗; 四川省青联委员代表与贫困青少年代表现场结对助学; 四川省青联向凉山州贫困学生专项基金“免费车票”“爱心助学”项目捐款102万元; 四川省扶贫基金会、中山市小霸王家乐电器有限公司、四川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向凉山“1017青春扶贫超市”捐赠32寸液晶电视机2100台; 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向凉山州捐赠价值1000万元运动装备。
许许多多在助力凉山脱贫奔小康路上闪耀的青春身影,无不记录着四川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点点滴滴,这是四川共青团正在奋力书写的青春答卷,更是一份份饱含深情和爱心的“青春大礼包”,把党和政府的关怀精准传递到青少年心中,滋养着他们健康成长。
奉献与希望
修建一所学校,为数以百计失学儿童带来新的希望。 “希望工程”为贫困地区青少年插上“梦想的翅膀”。 “希望工程”是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的一项公益事业,旨在建设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截至目前,已为凉山州新建希望小学7所,发放助学金779万元,配套学习用品、实验器材、运动设施价值3332万元。
爱国奉献责任在肩,脱贫攻坚冲在最前。 在社会化扶贫道路上,青联组织勇做标杆。 四川共青团发挥青联组织社会化动员优势,开展结对帮扶,积极捐款捐物支持凉山脱贫攻坚。 四川省青联积极采取“建基金、结对子、帮产业、助成长”模式,组织各界别、德阳市青联、绵阳市青联、攀枝花青联、省青企协、省青创会分别对口凉山州11个村开展结对帮扶,截至目前累计捐赠资金535万元、物资价值263万元。
购买商品不花钱,行为积分来兑换。 “青春扶贫超市”促成贫困地区青少年行为改变。 “前几天,我才用新累计的积分在青春扶贫超市换取一袋洗衣粉和一瓶洗洁精”,越西县申果乡丰收村牛巴打夫拎着新换的商品开心地说。 “青春扶贫超市”引导帮助贫困地区青年养成健康文明生活习惯,由青年志愿服务突击队,每周入户查看家庭卫生、移风易俗、禁毒防艾等情况并评分公示,根据各户得分情况评定等级发放不同价值激励券,可到超市领取相应价值生活物品,有效激发贫困地区群众内生动力。 截至目前,共发动广大爱心企业、社会人士捐赠价值1347万元物资。
这不仅是一张车票,更是一个孩子的未来。 “免费车票”照亮温暖贫困地区青少年“上学路”。 “以前想回家看望父母,又舍不得车费,有了免费车票,可以每周回家看父母,帮家里干农活,感谢祖国,感谢好心人。 ”普格县五道菁中心校五年级一班学生格让说道。 “免费车票”项目精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学生上学路,协同各方力量,通过提供交通补助,开展交通安全培训,减少“四大片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经费支出,提高贫困地区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助力脱贫攻坚。 截至目前,“免费车票”公益扶贫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20万元,为凉山13所学校172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小学生提供上学放学交通补助,该项目2019年入选国务院扶贫办社会组织扶贫典型案例。
一束束火苗照亮了前路,温暖心灵,带来希望。 “火苗计划”为贫困地区青少年带来360度安全防护。 “前不久有几位小哥哥小姐姐来到学校,为我们讲了一些禁毒防艾知识,陪我们一起玩游戏,我特别希望他们能经常来讲知识、做游戏。 ”普格县普基镇文倡村学生王长华满眼的期待。 “火苗计划”以配备青少年事务社工形式,围绕凉山州深度贫困地区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护、违法犯罪预防、禁毒防艾教育、思想引导等方面内容开展服务。 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138万元,为凉山11个深度贫困县配备青少年事务社工。
相比学习生活用品,留守孩子更需要亲情陪伴和守护,更需要一个家。 “青年之家”“童伴之家”应运而生。 “爸爸妈妈在外边打工已经很久没回家了,但‘童伴之家’有一位我们大家的妈妈,她经常带我们做游戏,陪我们写作业,我们非常感谢她,我们非常爱她。 ”美姑县尔合乡巴普村留守儿童洁洁对记者说。
共青团四川省委认真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加快建立一批融合“青年之家”“童伴之家”功能的“便民服务之家”,旨在为老百姓提供就业培训、物资采购、留守儿童关爱等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将其打造成联系服务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平台,让老百姓搬得舒心、住得放心、生活开心。 截至目前,凉山已建成“青年之家”“童伴之家”34个。
(摘自《中华儿女》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