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始终在赛场上拼搏,一个赛程接着一个赛程,从起点出发冲向终点,再从另一个起点出发冲向另一个终点,如此循环往复。”5月24日,在中考临近之际,金图讲坛“名师公益”系列邀请到南京市教科所副所长、特级教师何炳均,为广大中考学子讲述数学中考题的特点和应对策略,开设2个分会场同步转播,共吸引了600多人到场聆听。
何炳均老师开场以刘翔的事例做比喻,说如果三年是一个赛程,那么,最后20天就是撞线的一刹那。他认为,每年数学中考题都不一样,但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是相同的。就考题而言是有一定规律的,找准中考题的特点、掌握其应对策略就可以取得胜利,从而消除对数学考试的恐惧,提高必胜的信心。
何老师凭借他在长期的中考数学研究中的经验,总结了5点数学中考题的特点:一、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题型的结构分配比例,举例代数、几何;二、注重知识运用的考察。应用题审题要清;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四、注重数学学习过程的考查;五、注重探究意识的考查。
除此之外,他还针对这5点特点,提出了5点对策:一、紧扣课本,夯实基础。50%的题目源于课本,中考能级比例是7:2:1,保证基础考察的70%不出错,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思想和方法是核心;二、仔细读题,熟练建模。每题至少精读三遍,避免一目十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典型应用题题型要熟练。三、感悟思想,掌握方法。初中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方程函数思想、化归转化思想以及整体、特殊与一般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四、经历过程,积累经验。对课本上最重要、最核心的知识要足够重视,要经历其产生和发展过程,再归纳发现之;五、理解本质,灵活应变,探究题一般形式较复杂,解题时要透过现象,看清其本质。
最后,何老师鼓励说,初中三年赛程的终点线就在眼前,胜利在每一位考生招手,不管孩子们是信心满满还是忐忑不安,希望大家不畏困难,勇往直前,从而收获喜悦,铸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