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中国古代最为发达的基础科学学科之一,同行称为算数。中国传统数学在远古至春秋萌芽,战国秦汉时确立学术框架,三国至唐初理论初见,唐中叶至元中叶高速发展,发展至明末清初开始同西方数学会通发展。期间,涌现出大批杰出的数学家,刘徽、贾宪、秦九韶、祖冲之、赵爽等等。
今年,是祖冲之诞辰1590周年,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出生于建康(今南京),他一生钻研自然科学,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祖冲之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祖冲之所著的《缀术》是算经十书之一,同时还有很多古籍著作蕴含着大量数学学科知识,我国古籍中的数学古籍资源丰富。基于此,金陵图书馆联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特推出“古代数学展览”,展示出不同发展时期中中国古代数学所取得的一些显著成就,同时展示一些伴随着中国古代数学发展而产生的古典数学玩具,例如古典连环、七巧板、鲁班锁等,以期以趣味、好玩的方式引发大众对数学的思考与兴趣。
时间:2019年9月3日—9月17号
地点:金陵图书馆一楼艺术长廊
本次展览还将为读者带来两种相关线下益智活动,邀请读者在实践中探究与感受古人智慧!
配套线下活动一览:
时间 | 活动名称 | 地点 |
9月7日下午 | 【STEM系列】走近古人智慧——挑战叠梁拱 | 鼓楼区图书馆 |
9月14日上午 | 中国传统益智数学系列活动 | 金陵图书馆 |
9月14日下午 | 中国传统益智数学系列活动 | 秦淮区图书馆 |
9月15日下午 | 中国传统益智数学系列活动 | 鼓楼区图书馆 |
报名方式:
1、9月14日上午场,金陵图书馆活动报名请关注我馆下周微信推送
2、其他活动报名方式请关注各馆官方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