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美活动 > 活动报道
【金图讲坛】谢冬冰教授精彩开讲:《红楼梦》妙词品群钗——红楼女性的性格与命运
发布时间:2025-10-14

  2025年10月12日14:30,金陵图书馆联合六合区图书馆举办“《红楼梦》妙词品群钗——红楼女性的性格与命运”专场讲座。本场讲座特邀江苏开放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谢冬冰教授主讲,带领读者走进诗性与人性交织的红楼世界,解锁判词背后的隐喻,读懂红楼女性性格与命运的深刻关联。



  讲座伊始,谢教授从“女娲补天”开篇,解读曹雪芹的创作深意。他指出,曹雪芹以女性始祖开篇,彰显“为闺阁立传”的初衷,《红楼梦》是一部为女子正名之作,人物的塑造是立体的、多面的。谢教授强调,理解这一创作立场,是读懂红楼女儿命运的基础。这一解读让在场读者对《红楼梦》有了全新认识。

  谢教授通过四大家族关系图和曹氏世系表,细致梳理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同时还向读者介绍了金陵十二钗的正副册设定及探佚学研究方法。“判词作为预示人物命运的重要载体,是理解红楼女儿命运的关键。”谢教授的讲解为后续深度解析奠定了坚实基础,让读者对人物命运图谱有了宏观把握。





  讲座重点解读了群钗判词。谢教授指出,每一句判词都蕴含着对人物性格、命运的深刻揭示。解读晴雯判词时,他阐释“霁月难逢,彩云易散”的深意:“霁月”既寓其名,更象征其光明磊落的高洁品性,却“难逢”于当世;“彩云”暗合其“雯”字,喻其美好,却“易散”预示了她因不容于污浊环境而被摧折的悲剧。解析黛玉和宝钗判词时,他详解“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深意:“玉带林中挂”倒读即“林带玉”,暗合其名,喻才情璀璨却难逃悲剧;“金簪雪里埋”则寓意宝钗虽得成婚却未获真心。解读元春判词时,他说明“虎兕相逢”暗喻宫廷权斗,元春在此中香消玉殒,直接导致贾府失势。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判词,结合其理家情节,道出有志女儿在封建末世中的无奈,令读者动容。互动环节气氛热烈,读者就贾宝玉真名追溯、贾琏“二爷”排行等话题与教授深入探讨,问答之间,再现红学魅力的历久弥新。





  历时两个多小时的精彩讲座不仅是一场文学赏析,更是一次文化寻根。通过聆听谢冬冰教授解读《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读者得以重新思考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

(文/编:张楠笛 审:周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