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2025共读南京”走进金陵图书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良品读《世界文学之都:南京》。《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是一本全方位展现南京文学魅力与文化底蕴的佳作,讲述了南京成为“文学之都”的前世今生。
在讲座中,围绕“唯一”“世界”“我们”等几个词汇,满脸书卷气的李良研究员娓娓讲述自己眼中的“文都”南京。
1、中国唯一“文都”,何以南京?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以文学的方式打开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我们会发现“文学即人学”。
古往今来,无数名家在南京笔耕不辍,挥洒文采,《文心雕龙》《世说新语》《永乐大典》《红楼梦》等经典作品都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现当代南京也涌现了一大批文学名家,鲁迅、朱自清、余光中等文学大家都在南京留下了笔墨,美国作家赛珍珠更是在南京创作了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大地》。
2、世界的“文都”,走向世界的南京
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已达6年。
南京成为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学之都” ,“天下文枢”与“世界文都”,两张古与今的名片在南京交相辉映。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世界文学之都南京不只是荣誉更是责任,中国南京的文学又该如何走向世界?放眼世界,文学的海外传播,南京正成为中国文学与世界相遇的重要窗口。
文学是跨越国界的语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无论是经典名著《红楼梦》,还是当代“文学苏军”,近年来南京的众多经典文学作品在纷纷走出国门,传入非汉语世界。
3、我们的“文都”,我们的生活
文学之于南京,不仅写进了城市的血脉中,更是与市民日常的生活紧密相融。南京每年举办各类阅读活动1.5万余场,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6.53%,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人数超六成。迄今为止,南京共有600多个民间读书会登记在册,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南京拥有众多高质量书店,在街头巷角随处可见公共阅读空间,更拥有“图书漂流”驿站600余个,可以说南京的各个角落都有文气涌动。
(文/编:吴琦玮 审:徐昊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