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美活动 > 活动报道
【我在金图修古籍系列之四】“线装书DIY:穿针引线 接续青缃”课程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5-10-12

  10月12日上午,“我在金图修古籍”系列课程——“线装书DIY:穿针引线 接续青缃”活动在金陵图书馆4楼古籍保护展陈体验空间正式开展。本次活动旨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中国传统古籍的制作,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传统文化爱好者踊跃参与。

  活动伊始,老师以一幅幅精美的图片,为大家揭开了古籍装帧演变的历史长卷。从早期的简策、帛书、卷轴再到后来的经折、蝴蝶装、包背装,系统讲解了每种装帧形式的特点与时代背景。老师通过实物详细讲解了线装书的各个组成部分,“书衣”“题签”“书口”“书脊”等专业术语变得直观而生动。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对古籍的“外在之美”与历史底蕴有了初步的认识。紧接着,老师讲解到古籍的“内在肌理”——书叶版面知识。从“版框”“天头”“地脚”“版心”“鱼尾”“象鼻”等专业名词入手,生动阐释了古代书籍版面的构成元素及其功能。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凝聚着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审美,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古籍版面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随后的动手实践是学生们备受期待的环节。整个流程大体可以概括为:1.准备工具:选取书叶长度6.5-7倍的棉线。2.缝线:在老师的带领下,向同一方向缝起,不走回头路,这样在每个洞眼来回穿引三次,完成缝线。3.收尾:将线绕一圈后,从原洞眼穿回至另一面,用剪刀齐根剪掉多余的线头。4.贴签:将题签贴在封面左上方位置,距离边约5毫米。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古籍知识普及课,更是一次深刻的传统文化实践。通过眼观、耳听、手做的方式,让学生在穿针引线间与历史对话,亲身感受了古代匠人的巧思与技艺。大家纷纷表示,这次体验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是对保护和传承中华古籍文化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和认同感。

  (文/编:程皓珏、蒋宇健   审:纪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