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美活动 > 活动报道
【105学堂】“非遗学堂”系列课程活动——瓦当印章雕刻
发布时间:2025-07-28

  726日上午,非遗学堂系列课程在金陵图书馆105教室开展了一次传统瓦当印章雕刻的手工体验活动。

  瓦当俗称瓦头,即整片瓦的头部。是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

  课上,老师首先带领大家了解了关于瓦当的历史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这时的瓦当纹饰以动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鸿雁、鱼及变化的云纹。画面与写意相融,图案构思巧妙,有将画面一分为二,也有一分为四的,在对称中求变化,均衡自然,富于生气。汉代瓦当在工艺上达到顶峰。纹饰题材有四神、翼虎、鸟兽、昆虫、植物、云纹、文字及云与字、云与动物等。出现了以瓦当心乳钉分隔画面的布局形式。带字瓦当内容有吉祥语,如“长乐未央”“长生未央”“与天无极”等,也有标明建筑物名称与用途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瓦当当面较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在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宋代开始用兽面纹瓦当,明清多用蟠龙纹瓦当。

  随后就进入了实操环节。第一步,进行雕刻学习和和体验,如何完成各式线条的雕刻。第二步,将瓦当图案进行转印在底托。第三步,进行正式的成品雕刻。第四步,完成后将刻章盖印在宣纸底纸上,最后将底纸装入相框摆台中。

  

  整个课堂都沉浸在手工的乐趣当中,小朋友们对自己的成果非常满意,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不少家长表示,不光是孩子,就连自己也在学与做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传统工艺的醇厚魅力。 

  (文/编:潘健   审:纪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