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上午,“非遗学堂”系列课程在金陵图书馆105教室开展了一次隶书的体验活动。
隶书,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本次活动主要体验隶书的书写方式,用到的工具主要有毛笔、毛边纸、作品纸、墨碟、墨、一次性护袖、一次性围裙等。课程伊始,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书法发展历程、字形改变、隶书出现、五种书体以及时代核心书法点等。之后又带领同学们认真书写隶体。
在本次课程中,同学们对隶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认真学习,在书写时展现出了对书法的喜爱和热情,虽然有些细节把控不是很完善,但每位小朋友都认真完成了属于自己的隶书作品。
(文/编:潘健 审:纪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