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非遗学堂”系列课程在金陵图书馆开展了一次制作手工粽子香囊的非遗体验活动。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民俗有言“带个香囊袋,不怕五虫害”。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囊内一般填充具备芳香通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

本次活动制作的是手工粽子香囊。所需工具有:印花布片、挂绳、流苏、针线、胶珠、艾草等。制作的第一步是将布料反面朝外对折,注意挂绳要被布料包裹,且小圈露出;第二步,沿边缝合侧边,注意固定挂绳;第三步,固定流苏并继续缝合,注意要留一边不缝;第四步,从内向外翻转布料,翻转后往里填装艾草香料,留口两边向内折;第五步,缝合最后一个边作为收尾。至此,一个粽子香囊就制作完成了。需要指出的是,小朋友们在缝线这一步时容易走线歪斜,导致空隙太大,艾草易漏出,好在有老师的指导,大家都及时纠正了错误。缝至最后几步,小朋友们已经能够掌握缝缀技巧,且都独立完成剩下的步骤。

活动最后,现场弥散着一股淡淡的花草芳香,沁人心扉。大家满是欢喜,纷纷举起亲手缝制的粽子香囊拍照打卡。浓浓端午礼,淡淡花草香,小小香囊不仅具有避邪驱瘟、襟头点缀的功用,也蕴含了劳动人民对于勤劳兴业和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景。希望通过此次课程,能让孩子们走近非遗技艺、了解端午习俗,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文/编:潘健 审:纪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