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经堂】《古文观止》选讲系列课程——《冯谖客孟尝君》精讲
发布时间:2022-11-27
2022年11月27日下午14:00,在金陵图书馆一楼105教室,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教师、建邺区优秀青年教师姚远,为“习经堂”国学培育班的学员和家长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冯谖客孟尝君》精讲课程。
《冯谖客孟尝君》出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按国家分类编写,共33卷,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该书历史散文名篇颇多,《冯谖客孟尝君》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主要讲述冯谖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通过焚券市义、谋复相位、在薛建宗庙的方式,为孟尝君巩固政治地位,使其高枕无忧的故事。

姚远老师首先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战国时期,列国纷争,诸侯国王和贵族等势力被削弱,于是王侯将相中养士之风盛行,齐国的孟尝君作为四公子之一,亦不例外,冯谖便是其“三千门客”中的一员。接着,姚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疏通文义,并就文中的重点词汇,如“属”“食”“过”“券”“娇”等做了详细的阐释。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姚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孟尝君和冯谖的性格特点,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孟尝君在面对冯谖的三次弹剑时,都满足了他的要求,可以看出其心胸宽广,礼贤下士,重视人才,而冯谖在多次试探孟尝君后,决定以死效忠,为其凿得三窟,终使其高枕无忧。

最后,姚老师还援引了周文王与姜太公,刘备与诸葛亮的故事做类比,既深化了孩子们对历史故事的理解,也增加了相关知识的储备,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文/编:蒋倩 审:纪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