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其法治素养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个人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幸福,而且关乎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进程和社会治理成效,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作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每月18日上午的“南京18’法律咨询广场”市区街联动,围绕婚姻家庭、子女抚养、合同纠纷等,坚持为市民读者提供专业、优质、精准、便捷的公益法律服务。
2022年暑期,为提高广大少年儿童的法治意识、法治素养,用法律为美好生活护航,8月18日上午9:30,金陵图书馆携手南京市律师协会,举办“金图讲坛”18普法特别策划《学会保护自己》专场讲座。
主讲人董曼曼是江苏海越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主要从事民商事纠纷调解与诉讼,特别是在处理涉未成年人案件、婚姻家事案件、各类合同、侵权案件等有着丰富的经验。执业期间担任过国企央企及其它企业单位的法律顾问,长期从事公益普法特别是针对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普法工作。现系南京市律协教育与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律协女律师工作委员会委员。
董律师的讲座分为“法律常识”“我们身边的法律有哪些”“守规则保安全”三部分内容。
首先,董律师追溯法律产生的历史,她告诉小读者们——在原始社会是没有法律的。那个时候,当一个部落和另一个部落出现矛盾时,往往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来解决。只有在夏朝建立后,才通过制定法律来防止这种混乱。
此外,她还介绍了一些“应知应会”的法律常识,比如我们国家的法制宣传日、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等。介绍完了之后,董律师还举了生动的案例进行分析和佐证。
随后,董律师通过生活上经常发生的事情,讲述“我们身边的法律有哪些”?比如“某个小朋友到华山去游玩,在亭内休息时,他在亭子的柱子上刻字”,应该如何劝阻?违反了哪条法规?
通过听故事、互相讨论,小读者们学习了很多身边的法律知识,初步了解了如何运用法律去保护自己、帮助别人。
聆听本场讲座的小读者,最大的12岁,最小的4岁半,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董律师着重阐述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守规则、保安全。比如,不要在教室追逐玩耍,进出教室要有序、不要推挤,上下楼梯时尽量靠右靠边行走、不要奔跑,过马路要遵守交通信号,骑、坐电动车、摩托车要戴安全帽等,以及遇到意外时如何保持冷静、理智应对。
董律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兼具生动性与实用性,妙趣横生、互动性强,小读者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收获满满。
(文:甘旭扬 编:甘旭扬 审:周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