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是鲁迅1918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当时正值“五四”运动的前夜。由于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社会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尖锐。鲁迅以他锐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表现了彻底的反抗。《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
《狂人日记》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大胆采用写实与象征相调和的方法,象征和理想的紧密交融,象征又做到含蓄和明朗的和谐统一,也是《狂人日记》的突出特点。小说充满深切的哲理意味,使心理刻画具有凝重深沉的格词。对鲁迅自身的灵魂袒露和潜意识的表白,也是值得人们深深品味的一个特点。《狂人日记》采用日记体,各个章节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从艺术风格的角度而言,《狂人日记》树立了时代性和民族性相统一的楷模。
《狂人日记》发表的时候,第一次用了“鲁迅”这个署名。这是很有意思的。它不但是鲁迅第一篇用白话文写的小说,而且是新文学运动的第一个最可贵的收获。正如他自己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说的,这一篇“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都是一篇重要文献。
(文/编:李轩;审:王承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