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场:俄罗斯陨石和陨石的收集、鉴别
2月15日俄罗斯遭遇陨石雨,不久多家网站上便出现售卖“新鲜”陨石碎片的广告,价格从2000元人民币到10万元人民币不等。有天文爱好者算了笔账,发现此次俄罗斯陨石碎片价格已远超黄金价格40多倍。还有专家指出,现在市面上流通的超过99%的陨石是假陨石。为什么今年俄罗斯陨石事件会产生这样大的影响?肇事者是何方神圣?为避免群众上当受骗,买到假陨石,金陵图书馆2013年天文科普宣传系列报告会第三场,特邀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做客金图讲坛,介绍陨石研究的意义、如何收集与鉴别陨石,届时还会与各位读者一同分享当年亲身考察1976年惊天动地吉林陨石雨的经历。
王思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1970年开始在我国天文界开展陨石研究。1989年至1997年连任三届国际陨石学会陨石命名委员会委员。1971年开始开展不明飞行物(UFO)和地外文明关系的研究,首次在世界上对UFO进行定量科学分析;1987年开始在我国开始开展小行星、彗星撞击地球的研究;1994年任我国彗木碰撞观测协调组秘书长。曾数百次接受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央电视台和各地媒体专访,积极开展科普宣传。由他主编的《天文爱好者新观测手册》新书获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获奖证书。2009年获新中国成立60年来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普人物提名奖。
主讲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 王思潮
时间:4月6日下午14:30
地点:金陵图书馆报告厅
第四场:介绍神州系列和天宫一号
神舟,中国飞船的名字。独一无二,举世瞩目。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开始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在2011年的又一个金秋,中国人又向新的目标发起了冲击: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随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组成我国航天史上最为复杂的空间机构。一次次,这凝结着民族智慧与光荣的宇宙飞船,在浩瀚太空中铭刻下了中国人的印记。从神舟一号到天宫一号,一圈数字轮回的背后,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一个战略阶段的跨越。短短12年间,中国,正在以令世界惊诧的“中国速度”飞向太空。金陵图书馆2013年天文科普宣传系列报告会第四场,特邀南京大学天文台教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客座研究员萧耐园做客金图讲坛,为大家详细介绍神州系列以及“天宫一号”与空间站对接交会等方面的知识。
萧耐园,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客座研究员、澳门科技大学访问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意大利语”课特聘教师。通晓英语、意大利语、法语等八国语言。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普通天文学教程》、《图解天文学史》等专著与教材10余部,曾获国家教委自然科学三等奖,并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者。
主讲人: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客座研究员 萧耐园
时间:4月20日下午14:30
地点:金陵图书馆报告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