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训沙龙,是在原本一年一度的“朗读者”招新培训基础上,增加了培训次数、精致了培训内容、提高了培训品质并促进志愿者们接受朗诵指导的机会均等,获得了“朗读者”志愿者的一致欢迎。本月共成立四个特训沙龙,成人组三个、少儿组一个,每组20-30人不等,并拟在年底前增加成立金图员工组一个,分别由不同的老师带队指导,花开五朵,各显其能。
沙龙一号专攻诗词朗诵,由刘春源老师指导的《诗词中的南京》,经过两次培训之后,已成功登上9月13日“广场经典诵读”朗诵会的舞台,成为“朗读者”沙龙队伍的榜样。八位女将带来的串烧诗歌《诗歌里的南京》运用了错位诵、对诵、合诵等多种朗诵表演形式,融汇了七首有关南京的诗词,将南京或温和柔美、以及气势磅礴的历史人文底蕴尽情地展现出来。
沙龙二号的练习题材定为现代诗朗诵,由南京师范大学播音主持系的黄灿老师亲身指导,在每一次培训中一对一地纠正组员的普通话瑕疵,使所有成员的普通话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在黄老师的专业带领下,二号组员还在业余时间,自发组织了每晚的线上普通话提高班,每天一段绕口令,全面锻炼唇、齿、舌的发音技巧。二号组排练的朗诵节目《仰望星空——献给国际盲人节的诗》也已初步定稿,经过活动中的民主选举,十位组员成为主力,将和黄老师进一步打磨文本,在十月的沙龙活动中进一步排练朗诵的具体形式。
沙龙三号的组员志趣相投,共同选择了以散文诗为主的朗诵题材作为练习文本,并由著名演员王传海老师作为沙龙指导。舞台经验丰富的王老师不仅注重组员们的朗诵技巧,也兼顾提高他们的舞台素养,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传授经验,使大家的朗诵更加具有舞台张力。在大家确定朗诵文本《地球万岁》之后,王老师主张所有组员参与到朗诵排练中来,以领诵、齐诵的巧妙分工使得每位组员都获得舞台角色,如此安排愈加提升了志愿者身在“朗读者”大家庭中的集体荣誉感。
沙龙四号的组员平均年龄在8-15岁不等,年纪最长的成员也不过初中。针对四号组的声音特点与知识需求,指导老师——来自南京艺术学院的丁子老师选择了以经典诵读和爱国诗歌为主的朗诵为本。为了让少儿志愿者在练习朗诵时更加深入地理解国学经典,丁老师还细致地为每一句诗词添加了注释、为深奥的词汇标注了拼音。在周末的沙龙活动中,每一位少儿志愿者都在丁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勇敢地登上了金陵图书馆报告厅的大舞台,铿锵整齐,抑扬顿挫。
在即将到来的十月,“朗读者”第四季特训沙龙将在四位导师的指导下继续前行,同时欢迎更多的朗读志愿者加入其中,共同进步。